……
且說十多日後,長安城中武林人士茶餘飯後談論最多的是:“武林盟主劉代天已從河南開封趕到了長安城,然而他此番前來的目的,是要為除掉‘崑崙七鬼’的青年俠士楊遠風接風洗塵!”
作為武林盟主不辭勞遠親自來迎接一位青年才俊,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由此可見楊遠風的非同凡響。其中原由,不僅是因為楊遠風的武功卓絕,除掉了崑崙七鬼,為武林滅了一大害,功德無量,而且江湖上很多人聽說過,那楊遠風乃是武林巨宿天山老人唯一的關門弟子。
天山老人不僅是江湖上人人敬重的老前輩,而且武功極高,彷彿已是神話般的人物存在,只是由於年事漸高,三十年前就很少在江湖上走動了,因此江湖上的年輕一輩,幾乎都沒機會一睹他的風範了,如今也不知道他尚在人世與否?
至於楊遠風是如何能機緣巧合被天山老人收為關門弟子的,十五年前江湖上就開始有所傳聞了,如今重新被人提起,則更讓人津津樂道。
原來,楊遠風的父親本乃嶽州城中一位大富商,也是位尚武好義之士,而且早年商旅途中也偶爾要跟毛賊劫匪打交道,所以學了些武功。但他覺得自己年齡大了才開始練武,成為武林高手已無望,於是就花重金請了幾位遠近聞名的武師,前來教導楊遠風從小開始習武,希望他能替實現自己在江湖上一番雄風的願望。
楊遠風從小就生得身強力壯,加上天資聰穎,悟性極高,對於練功也不怕吃苦,所以練武時異常勤奮,而且進步神速,每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他父親請來的武師往往教個兩三年就沒什麼好教的了,就得另擇良師。後來,他父親覺得這不是根本辦法,便想把他送上少林或武當那裡去,但一時心中不捨,此事就暫且拖了下來。
然而,就在十五年前的一個晚上,新請來的幾位武師正在院中指點楊遠風練武,突然聽到有人在背後嘆道“可惜了,難得的好苗子呀!”
眾人大吃一驚,回頭一看,只見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不知何時站在了牆角。在場的幾位武師見狀,不由又驚又愧,以他們的眼力和耳力,竟然一直沒發現那位老者站在那裡觀看,直到那位老者發聲,他們才後知後覺。
未等眾人緩過神來,那位老者身影一閃,已抓著楊遠風的左手關脈。眾人心裡剎時一緊,那位老者若是要害楊遠風,那可就完了!但剛才來不及出手阻攔,現在事已至此,只能先看那位老者意欲何為再說。
楊遠風竟沒能躲過,手脈剛被抓住時,便自然反應地甩了一下手腕,卻沒能甩開,他又翻轉手腕和小臂,還是沒能掙脫出來。這下他已察覺到了:“眼前的這位老者手上並沒有用力,只是象輕輕粘在我的手脈上似的,再說以這位老者的武功,若是想加害於我,自己反抗是徒勞的。”所以他乾脆全身放鬆讓那位老者把脈。
那位老者沉吟了半響,方說道:“這孩子天生體內陽氣極盛,猶如一股烈火在燃燒,若只練些陽剛之氣的武功,雖內力進展神速,假以時日便可大功告成,但恐日後物極必反,傷身折壽;若搭配練習陰柔之氣的內功來調和,則可惜了,日後難成為一名絕世高手。嗯…還是跟我走吧,到冰山雪谷中去,那裡氣候陰冷至極,正好藉此調和這孩子體內的陽熱之氣,日後定然神功可成!再說練武貴在精純,眾位大師一起傳授武功怕是博而不精,反而誤了好苗子!”
這時,楊遠風突然感覺到那位老者手指上有一股內力衝入自己的手脈,急忙運功相抵。那位老者只看了楊遠風一眼,點了點頭,似在讚許他的內力,並未停下。
楊遠風察覺那位老者輸送過來的內力並不強勁,但卻似一股溫和的暖流無孔不入,他雖運功相抗仍難以抵擋,那位老者的內力源源不斷從他的手太陰經脈侵入。楊遠風一下子明白過來,那位者正在成全自己,於是他又再次全身放鬆。就一會兒的功夫,楊風遠的內力在那位老者的引導下,在體內迴圈了一個大小周天,最後重歸於丹田。
那位老者放開手後,說道:“剛才我已幫你打通了任督十二經脈,再假以時日,你便可自行打通奇經八脈。”
楊遠風覺得現在渾身舒暢,丹田內真氣充盈,但肌肉無力,筋骨鬆懈,正是剛練完內功後的表現。他不禁驚喜萬分,又是十分感激,便向那位老者深深拜了下去。
後來,那位老者不知用什麼方法說服了楊遠風的父親,帶走了楊遠風,然後不知所蹤,此事一時成為了一段武林佳話!
那位老者就是天山老人,之前他從未收過徒弟,但由於年事漸高,便有意找一名衣缽傳人,以免自己的一身好武功就此失傳。不過,他也是尋尋覓覓多年,皆未能遇見姿質奇佳的少年俊才,直到相中楊遠風后,他暗中觀察了許久,最後才決定帶走楊遠風。
所以,江湖中人對“楊遠風”這一名字是既熟知又陌生、又感嘆,熟知的是十五年前就聽說過他非常幸運地被天山老人收為唯一的關門弟子的傳聞;陌生的是本來在他年少時江湖上就沒幾人認識他,十五年來也沒有任何訊息;感嘆的是如今他卻突然出現在江湖,而且一出現就成了除掉武林一大害的大英雄!
正因為此如,武林盟主劉代天才會親自到長安城來為楊遠風接風洗塵,雖然規格過高了些,但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
卻說下午申酉時分,長安城中醉仙樓外,突然有一匹快馬飛馳而至,到了門前,來人翻身下馬,通報一聲,顧不上多喘口氣,進門後就徑直往樓上跑。此時樓上的一間客房中,有位長者端坐在大椅中,正吩咐身邊的人做事,來人進房後,從腰間取出一支小竹管,雙手拿著,彎腰低頭呈到那位老者面前。
那位長者伸手接過,從小竹管中抽出一張紙條來,看罷臉上便露出歡暢的笑容,對旁邊的人道:“楊少俠已到城外,林總管已接到他了。剛才林總管傳訊說,再過半個時辰,他們就會到達醉仙樓,大家抓緊做好準備,為楊少俠接風洗塵!”
原來,那位長者就是當今武林盟主劉代天,他口中的“林總管”就是武林盟總管林因明。十天前林因明收到下屬的探報,說崑崙七鬼全都被人擊斃在雪谷中,經察看,發現其中矮腳鬼的衣襟上寫有“楊遠風”三個字,疑為是一位名叫楊遠風的俠士所為。劉代天知道後很是高興,便命林因明派出更多的人手,多路打探,終於幾天前有人在途中遇見了楊遠風,確定了事實,並且得知他將一路向長安走來。
為楊遠風接風洗塵的地點之所以選擇在醉仙樓,是因為醉仙樓本是當地武林盟分壇壇主程有田的產業,再者醉仙樓位於城北,相對冷清些,因此行事方便,又不會顯得過於張揚,也不易擾民。
此時,醉仙樓大客廳內聚集著一群武林人士,他們都是各大名門正派受到劉代天的邀請後派來參加盛宴的年輕代表,所以個個都是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此番前來,他們不僅可以向楊遠風看齊,也可一睹武林盟主劉代天的風采,畢竟江湖上年輕一輩曾有幸拜見過劉代天盟主的人也不多。同時,他們可以趁此機會見見世面,相互認識和結交其他名門正派的青年才俊。
半個時辰很快就要到了,劉代天慢慢地從樓梯上走了下來。
大廳中剛才還在議論紛紛的武林後輩們,一看到劉代天盟主下來了都快忙住口,剎時一片肅靜。他們彙集到醉仙樓後,都已經先拜見過劉代天盟主了,所以一見到劉代天盟主從樓上下來,都紛紛站起來行注目禮。
劉代天抱拳回禮後,罷了罷手,示意眾人不要太拘謹,然後說道:“時辰快到了,大家先整理一下儀容。等一下楊少俠到來後,大家要站在現在的位置上,不要一擁而上,亂了場面。”
醉仙樓西面的街道兩旁,在車水馬龍的人流裡,有三三兩兩的武林人士混雜其中,他們大多也是聽了訊息後,趕來一睹楊遠風風采的。
終於,看到一群人騎著高頭大馬緩緩走來,走在前面的是位騎著一匹赤棗馬的青年,陪在他身旁的是騎著白馬的武林盟總管林因明。眾人一看這仗勢,就知道那位青年肯定就是楊遠風了。待走近一看,只見他生得高大威猛,氣宇軒昂,一表人才,果然是一位非同凡響的人物!
然而就在街道兩旁的一個攤子後面,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並不象其他人一樣都用羨慕的眼光只盯著楊遠風看,而是無比熱切地在人流中搜尋,她就是尚實飯店的陳瑩姑娘。她早在城外就見過楊遠風了,並且一路先於楊遠風等人進城,但她並不是為了楊遠風而來,她心中只希望能見到另一個人,一個令她朝思暮想的人,那個人就是一個多月前在尚實飯店和金公子等人比過武的那位名叫“小葉子”的少年。
原來,這些天來,在尚實飯店中,時常有過往的客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地談起楊遠風消滅了崑崙七鬼的義舉,他們的談話自然也引起了陳瑩的注意。雖姓名對不上,但剛開始她還希望人們口中的那位大英雄就是那位名叫“小葉子”少年,後來聽多了便又確定不是,雖有點失望,不過失望的是至此還沒有小葉子的任何訊息,倒不是因為他不是那位大英雄。後來,她又聽說武林盟主劉代天要在長安城為楊遠風接風洗塵,她便也要來看看,心想那小葉子也許也會在人群中出現,於是她便拜別了父親來到了長安城。她父親也知道女大不中留,況且他對小葉子那天的表現也十分讚賞,因此千叮萬囑後也只好放她到江湖上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