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回、才識不凡謀初定

楊遠風休息了一會兒後,在石生大師的建議與安排下,又和羅漢堂的眾武僧簡要交流切磋了少林棍法等諸多少林武功,而石生大師和慧生大師則在一旁不時地為他與眾武僧進行評點或解說。

……

夜晚,慧生大師又請林因明和楊遠風到方丈房中議事。見過禮、上完茶後,少林寺方丈無界大師示意侍奉的小沙彌退下,房中就只剩下無界大師、慧生大師、林因明及楊遠風四人。

然後,無界大師對林因明和楊遠風說道:“二位施主,前幾日貧僧收到劉盟主的來信,說不日二位施主將光臨本寺,並說二位施主有要事參商,需再三酌情定奪,想必是江湖上有重大之事?”林因明回道:“此事說來話長,想必您已聽慧生大師彙報過五日前武林盟組織各大名門正派剷除上天門的事了,今晚要商議的事也與上天門有關,還請方丈示下。”

無界大師道:“阿彌陀佛!林總管直說便是。”林因明又說道:“各位可能有所不知,上天門雖已被剷除了,但從那些被俘的歹徒交待的線索查知,上天門後面還隱著個龐大的組織,這個組織就叫‘天樂宮’,上天門只不過是天樂宮的一個前哨罷了。天樂宮是一個極其嚴密的組織,其總舵所在地還沒查到,只知其在江湖上可能存在著多個分舵和分壇。據林某查實,除了上天門,天樂宮名下還有一個 ‘雲天門’、一個‘飛天門’,但這兩個分舵的具體情況還未摸清楚,現在還不方便多說,至於分舵下有多少分壇,現在更是不得而知,有待進一步查探。”

楊遠風插話道:“怪不得我們剷除上天門時,那兩名帶頭的灰衣人受傷後便服毒自盡。如此看來,他們肯定是怕洩露了組織的秘密。”林因明道:“是的,當時我也懷疑,只是在沒有弄清楚之前,不好作判斷,所以劉盟主和我就故意壓著這事不提,現在終於掌握了一些線索。”

林因明接著說道:“上次剷除上天門,只不過是斷了天樂宮的一個小指頭而已。這兩天林某派人暗中觀察,卻未發現護天門和飛天門有任何重大的行動,但根椐獲得的情報,這兩個分舵仍在江湖上隱秘行事,並未因為上天門被剷除而有所收斂。天樂宮的首領被門下尊稱為宮主,林某詁計天樂宮主是因為上天門被剷除時由於事發突然,故一時半會還未能組織報復,或是其認為小忍則亂大謀,所以在伺機而動,若是如此,那就更不得不防了。”

林因明又道:“林某此番隨楊少俠前來拜訪少林寺,不僅是個人興致,實則是受劉盟主囑託,前來請教無界大師,共同參商定奪對付天樂宮之大計。”

無界大師道:“阿彌陀佛!林施主輔佐劉盟主十多年,武林盟之事大多由林施主操辦,林施主謀劃細緻周到,老納早有聞名,上次剷除上天門又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林施主此番前來議事,想必是早已胸有成竹了?”林因明道:“大師過譽了,林某無地自容!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上次之事說來十分慚愧,幸虧有楊少俠及時提醒併力克上天門眾歹徒,否則林某思慮不周,差點鑄成大差錯!”楊遠風聽了,快緊說道:“林總管殫精竭慮,偶爾小有遺漏也在所難免,不能一有責任就讓你一個人來扛。上次剷除上天門之事,晚輩只不過是盡一份綿薄之力,使我方的人少些損傷而已。”

楊遠風剛才心中還在納悶:“林總管來少林寺與無界大師商議如此重大之事,為何讓初出茅廬的我參與其中?”他哪裡知道,原來劉代天已在給無界大師的信中對他極盡讚譽,並提議讓他參與討論對付天樂宮之事,故無界大師才會請他和林因明一起前來參商。

林因明道:“林某想,上次剷除上天門後,天樂宮必然有所提防,要再對其分舵進行清剿,恐怕不會那麼容易了。若魯莽行事進行強攻,又怕反而中賊人奸計。所以林某一時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來!”

林因明又把所掌握天樂宮及其分舵護天門和飛天門的情況,作了一番詳細的介紹。眾人聽了一時沉默,陷入了沉思之中。

楊遠風思慮了一會兒,端起茶喝了一口,然後說道:“晚輩認為,剷除上天門後,武林盟與天樂宮已勢成水火不兩立,雖一時平靜,但日後難免再起衝突,乃至掀起血雨腥風,江湖動盪。各大名門正派力量強大還可應對,力量薄弱的小門派則人人自危,恐有遭覆滅的危險。”

眾人點了點頭,楊遠風又道:“晚輩有個想法,不知是對是錯。”無界大師等皆道:“但說無妨!”

楊遠風說道:“天樂宮行事隱秘,其手下又組織嚴密,訓練有素。而敵暗我明,我方不如來個打草驚蛇,以攻為守。”林因明問道:“如何打草驚蛇和以攻為守,願聞詳細!”楊遠風頓了頓,接著道:“我是這樣想的,由武林盟發出號令召集各大名門正派,公開聲稱要剿滅天樂宮,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起到團結江湖上的正義力量的作用,也有利於各大名門正派間的聯手防衛,互相照應。天樂宮主知道後,自然會認為我們不僅做好了防備,同時還打算進一步清剿天樂宮組織,他計算要打擊報復各大名門正派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就不敢輕易而為之,同時他自己也要組織防衛,就不敢過於分心組織報復。而對於護天門和飛天門,我們暫且不去驚動它們,等查清了天樂宮總舵後再說,我們先設法剷除幾個天樂宮底下的分壇等,打疼它們,逼它們現形,到時再一起剿滅。如此一來,只要天樂宮被我們調動起來,其早晚會自亂陣腳,我們再視情況而動,就有機會抓住它的七寸。總之,我們既要做到打草驚蛇,讓它動起來,又不能把動靜搞得太大,把它驚跑。”

林因明聽了連聲叫好,又道:“此法甚妙!看來武林盟這次要迎難而上,大力作為了。我想劉盟主必然會採納楊少俠的這一方法的。”無界大師說道:“善哉,劉盟主說的果然沒錯,楊施主智勇雙全,武林之福也!”慧生大師也跟著口中稱善。楊遠風道:“各位前輩過獎了!我看剿滅天樂宮也非一朝一夕、一謀一役便可功成,晚輩只不過提了點建議而已。”又道,“只是若天樂宮膽小如鼠,從此不再露頭,此計也就落空了。”

林因明接過話,道:“這也無所謂,可先試試再說,目前也沒有比此計更妙的計策了!天樂宮勢力強大,又藏得極深,其具體情況我們尚未全部摸清,而形勢又迫在眉捷,若能令天樂宮暫且不敢輕舉妄動也好,我們至少可先緩口氣再作打算。”又道,“要對天樂宮一舉殲滅是不可能的,一場大的衝突遲早是要來的,到時雙方大打出手,各有損失在所難免,所以我們也不能一味地縮手縮腳。我們要以各大名門正派為核心力量,並提早聯合其他正義的小門派或俠義之士,及時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同時儘量減少損失,尋求萬全之策,各大名門正派不能只求自我保全之宜!”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無界大師聽罷,彷彿眼前已經浮現一幕幕你死我活的血腥廝殺了!

林因明又說道:“我看,要武林盟發出號令召集各大名門正派,不如擇期召開武林大會,一是向江湖所有正義門派及人士說明形勢己迫在眉捷了,不能再苟且偷安了,要提早做好準備;二是商議如何組織各大名門正派,集中力量,統一行動,聯合進攻,同時要加強各大名門正派自身的防衛力量,互相照應,莫被天樂宮拔掉根基;三是進一步摸清天樂宮及其分舵、分壇各方面的情況,共同制定周密的計劃,斬草務必要除根,不留後患。召開武林大會,形式更正式、更公開、更直接,影響力也更大。”

眾人聽了,皆點頭稱是。林因明又道:“如今各大名門正派後起之秀如雨後春筍紛紛呈現,青年才俊輩出,上次剷除上天門時可見一斑,他們將逐漸成長為剿滅天樂宮的主力軍,劉盟主的意思是希望多給他們一些鍛鍊的機會。自古邪不勝正,只要這些青年才俊團結一致,我相信勝利最終屬於我們!”

四人又商議一番,直至深夜方各自回房歇息。

……

回到房中,楊遠風先簡單收拾一下行囊,明天他就要南下拜訪武當,將今晚商議剿滅天樂宮初步方案向武當掌門中真道長說明,並聽取中真道長的意見,然後待拜見父母,返回武林盟時再向劉代天彙報。

在收拾行囊時,楊遠風不禁摸了摸那本一直藏在懷中封面上有個硃紅手掌印的無名書,他暗付道:“此書雖為崑崙七鬼所藏,但想必他們也是從別處奪得的,因此此書可能事關重大。此書的形制很是特別,可能是用特殊手法編寫的,書中不知道隱藏著什麼秘密?不過此書一直藏在懷中,甚是不便。”但就算那本書是關乎天大的寶藏或絕世武功秘籍,對於他來說也沒多大吸引力,只是他又想:“唯恐此書流落江湖,便會你爭我搶引起血雨腥風,因此暫且還是不要把它公開出去為好,待日後有些眉目再說。”

楊遠風緊皺眉頭,心中又琢磨道:“此書老是藏在自己身上,要是哪一天不慎遺落被人撿了,恐又生出事端來;若是毀了它,那麼它所藏的秘密或許將永遠無法解開,這多少有點可惜,而且此書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極其重要;若把它交給劉盟主,又不知如何解釋才好,恐有小題大做之嫌。”正當左右為難之際,他腦中突然靈光一閃,便想到了一個存放那本書的絕妙方法及好地方,那就是暗中將那本書藏在少林寺的藏經閣裡!

想到此,楊遠風便寫了一封信,夾在書中,然後用方巾把書包好。他在信中大意說明了此無名書的來歷,並交待若有僧侶偶見此書,務必及時將它上交少林寺方丈等。他又想了想,決定在卯初僧侶們起床後但尚未早課時行動,因為此時天色尚未大亮,而僧侶們起床後都忙於洗漱打掃等,寺內一片嘈雜,正是少林寺夜間至清晨最放鬆警戒的時刻,少林寺藏龍臥虎,若在夜深人靜時行動,稍有風吹草動,或許反而更容易被人發現。於是,他就在床上打坐,等到了卯初,才輕輕推開窗戶飛身而出。

雖說楊遠風藝高人膽大,但當他來到藏經閣前,也不禁猶豫了,心中暗付道:“藏經閣乃少林寺禁地,偷偷潛入萬一被發現,解釋不清,而且涉嫌的賊名太大,實在擔當不起!”因此他又想,“還是不進門為宜,少林寺這麼大,在戶外找個能把書藏好的地方就行,反正又不是要久藏,而且日後來取書時也方便。”

然而,就在楊遠風開啟窗戶飛身而出時,住在隔壁的林因明已察覺。原來林因明也是一夜未眠,聽到動靜後,他便豎起耳朵,仔細聽風辨向,由此判斷楊遠風的去向,其實這幾日來,他一直在暗中觀察著楊遠風的一舉一動。

原來,藏身於崑崙山雪谷中的“崑崙七鬼”,近年來受到林因明的威逼利誘,不得已只好聽命於他,這也是近年來崑崙七鬼之所以能一次次躲過武林盟追剿主要原因之一,其間除了他們藏身的雪谷山高路遠、氣候惡劣異常外,也多虧了林因明暗中通風報信、網開一面,他們才能一次次成為漏網之魚。

當林因明知道川北關好朋家中可能藏有一本《無名紅掌書》後,由於關好朋家大業大,富甲一方,且為人仗義疏財,廣交江湖好友,在川北一帶也算是位響噹噹的人物,因此他為了不讓人起疑,便命崑崙七鬼去奪書。崑崙七鬼心狠手辣慣了,有不留活口的習慣,不用發話自然就造成了關好朋一家被滅門的慘案。案發後,武林盟派人去調查時,林因明便利用職務之便,把所派去的人全都換成自己的親信,他命他們暫時先把那樁案件做成懸案再說,日後有必要也好栽贓嫁禍給天樂宮。

但崑崙七鬼從奪得那本《無名紅掌書》後,卻未直接交給林因明,而是自行扣留下來,想當作與林因明討價還價的籌碼。誰知林因派去交涉的親信尚未到達雪谷,半路卻殺出一個楊遠風來,先行除掉了崑崙七鬼。

崑崙七鬼被剷除後,林因明的親信不日方到達雪谷,他把崑崙七鬼住的山洞裡裡外外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那本《無名紅掌書》。因此,林因明就懷疑那本書已落入了楊遠風手中,但他又不好直接開口詢問,而每次當楊遠風談起誅滅崑崙七鬼的經過時,也從未主動提起過有關那本書的事,既然自己不方便問,而楊遠風又不主動說,他只好一直暗中留意楊遠風的動靜。

當林因明聽到動靜後,並不敢跟蹤楊遠風而去,雖然他的輕功也不錯,但與楊遠風比起來,還是有較大的差距。況且楊遠風是在秘密行動,必然十分小心謹慎,林因明擔心若冒然跟蹤他會引起他的警覺,楊遠風若因此把那本《無名紅掌書》藏得更深,這樣日後反更而不好辦。所以,他只是在心裡默默猜測和盤算著楊遠風此番的行動的去向及目的。

大約一盞茶功夫,林因明又聽到了楊遠風回房時的聲響。他挖空心思,想從楊遠風處查探那本《無名紅掌書》下落,卻一直苦無良策。但他的思維是何等縝密,當他聽到楊遠風的動靜後,經一番勾連反覆的盤算與推測,竟然在多種可能性當中,猜中了其中之一。其實,楊遠風若直接開門出去,或許林因明就不會起疑,但他推窗而出,林因明便知道他有秘密行動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