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因明說完,便自行退到封禪臺一角,臺下一片議論紛紛。慧生大師等人則安靜地坐著,有關天樂宮的事,武林盟已事先跟他們透過氣了。
慧生大師半閉著眼,他的思緒已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二十多年前天下大亂,江湖上也是紛爭不斷,而當時的武林盟主江慶東自覺威望與能力不足以平息江湖紛爭,就乾脆做個“好好先生”,是非不分,消極逃避,能推則推,能拖則拖,誰也不得罪,長此以往便使武林盟形同虛設,各大名門正派更是隻顧各自掃門前雪,因此,邪惡勢力有了發展空間,最終成為大患。
而當年的劉代天還只是一位青年俠士,他生性疾惡如仇,誓與江湖上的一切邪惡勢力血戰到底,經歷了幾次九死一生,終於,在他這種為維護武林正義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自我犧牲精神的感召下,江湖各大名門正派及正義人士逐漸團結起來,共同對付邪惡勢力。
後來,又經過了三年的努力,各路邪惡勢力才被打壓下去,劉代天也因勞苦功高,被推選為新的武林盟主,江湖從此迎來了二十年的太平。
慧生大師想到這裡,不由微微側臉看了劉代天一眼。劉代天此時只有五十出頭的年紀,但已是發須花白,臉上皺紋深長,比同齡的武林人士要多蒼老三分!這都是因為他長期與各邪惡勢力血戰,幾次重傷落下的病根所致。
劉代天不論當年及現在,都算不上是江湖上的絕頂高手,但他卻有極強的正義感與異常堅定的信心,有時他與江湖上的邪惡勢力血戰後,身上的傷尚未能及時得到良好的醫治,或是在重傷尚未完全痊癒的情況下,求戰心切,便亂用猛藥,帶著舊傷又邪惡勢力再次血戰,完全置自己的生死而不顧。就這一點來說,劉代天不愧為武林中的一代大英雄!但他的身體也因此逐漸拖垮了,落下幾多頑疾,再也無法復元。
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劉代天不小心誤入幾個魔頭設計的包圍圈,飽受圍攻之下,他胸腹間連中三掌,吐血一升,內傷嚴重,經脈錯亂,當時他已內力大失,僅憑最後一口氣奮力逃脫,當他躺在路邊草叢中奄奄一息時,幸好被少林寺的遊僧發現,將他背上了少林寺。
當年無界方丈、石生大師及慧生大師本人都參與了對劉代天的救治。本來劉代天的硬傷好了後,還要慢慢恢復內力並理順經脈血氣等,但要想身體完全康復,至少得調養一年以上。可是劉代天卻等不及了,他恨不得自己的身體馬上就好了,可以和那些魔頭再次血戰到底,於是他就濫服大補之藥。最後,他雖在短期內恢復了內力,但也因此落下了病根,體內的真氣時不時象脫韁的野馬亂衝亂撞,以致此次落下的內傷也在多年後反覆發作,漸漸地形成了頑疾,再也無法醫治,只能儘量靜靜地休養。所以上次剷除上天門時,劉代天也只是去坐坐陣,露一下臉而己,實則已是力不從心了。
慧生大師心想:“自從少俠楊遠風出山後,劉代天似乎有意經常把他帶在身邊,看樣子是有意栽培楊遠風了。而且上次楊遠風拜訪少林寺時,劉代天還特意在信中給少林方丈無界大師交待,要創造機會讓他多加磨練、多長點經驗見識,並讓他參與討論剿滅天樂宮的事等。這楊遠風不僅俠肝義膽,而且武功超群絕倫,剛出師門,就憑自己一人之力除掉了令江湖頭痛了幾年的崑崙七鬼。他在參與剷除上天門時,表現得有勇有謀,富有號召力,一個多月前在少林寺參加商議剿滅天樂宮時更是見解獨到,實乃不可多得的智勇雙全的青年才俊!放眼當今江湖上所有青年才俊,確實只有楊遠風才是武林盟主接班人的最佳選,只需再磨礪幾年,多積累些經驗及名望即可。”
劉代天等眾人議論了一陣子,方走到臺前,抱了一下拳,見眾人都安靜下來了,才大聲說道:“今天來參加武林大會的各位英雄好漢,有些算是老熟人了,還有很多是生面孔,首先謝謝你們不辭勞遠,前來捧場!對於剿滅天樂宮之事,希望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就算你們不參加剿滅天樂宮的行動,但只要你們不助紂為虐,我劉某人就很高興了,人各有志,或許你們也有自己的難處,我劉某人決不勉強。不過,若有誰膽敢暗自加入天樂宮,或私下有勾結天樂宮等行為的,那不僅是整個武林的敵人,也是與我劉某人個人的敵人。我劉某人雖已算是把老骨頭了,但誓必與所有邪惡勢力血戰到底,二十年前如此,今後也如此!”
聽劉代天說到這裡,臺上臺下的人都用力鼓起掌來,他們都知道劉代天這番話,不僅是以盟主的身份代表武林盟的表個態,同時也是他個人的態度,而且從他以往的經歷看,剛才那翻話決非誇誇其談,而是說到一定做到!
劉代天等掌聲稀落,方又說道:“剛才林總管已經把武林盟所掌握的有關天樂宮的情況,很詳細很清楚地跟大家說了一遍,至於具體的行動計劃,就暫且不公佈了,到準備行動時再通知大家。大家有什麼好的看法和建議,可以直接向武林盟提出,也可以找林總管商議,還可以向各大名門正派的掌門人或代表人共同商議。大家有什麼話就儘管說,呵呵,否則就是看不起我劉某人了。”
劉代天接著又說道:“此次在這裡召開武林大會,不僅是要把武林盟所掌握的有關天樂宮的情況先與大家通通氣,我劉某人也希望藉此與各位英雄好漢共同表個決心。當然,剿滅天樂宮不僅並非是一朝一夕、可畢其功於一役的事,將來恐怕還要經歷一場場血戰,上次剷除上天門雖大獲全勝,但有點僥倖,而且也有出其不意的有利因素,但現在已驚動了天樂宮,接下去它就會有所防範,甚至反撲,所以以後每一役就不可能這麼輕易得手了。但我劉某人相信,自古邪不勝正,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不管是三年五年,天樂宮早晚會被我們剿滅的,我們終將還江湖一片太平,大家有沒有這個決心與信心?”
劉代天說到這裡,又大聲再問一了遍:“大家有沒有這個決心與信心,有沒有?”臺下各大名門正派的弟子們聽後,先齊聲振臂高呼起來:“剿滅天樂宮,血戰到底!剿滅天樂宮,血戰到底!剿滅天樂宮,血戰到底!”周圍的江湖人士也跟著振臂高聲呼喊起來。劉代天看後,心中大為高興,當年的豪氣頓時油然而生,不禁哈哈大笑幾聲,又道:“好,很好,很好……”話還未說完,突然覺得胸中血氣翻湧,直衝喉嚨,他只好強忍住,把它硬嚥了下去,他再也不敢天口,勉強揮揮手,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中真道長和慧生大師看出了端倪,倆人輕輕地握住劉代天的雙手,幫他引導體內胡亂衝撞的真氣緩緩迴歸丹田。
林因明見狀,就走到封禪臺前,說道:“劉盟主真是豪氣不減當年,不愧為當世武林正義楷模!大家一定要多向劉盟主學習,特別是在場的各位青年才俊,更要以劉盟主為榜樣,這樣就不愁天樂宮不滅!”
……
林因明向臺上的重要人物問了一遍有沒有什麼話要講的,眾人都推說沒有,他就又走到臺前,笑著說道:“今天劉盟主以及我本人都已經把準備剿滅天樂宮的事向大家講清楚了,若大家還有疑問的、或有意見的可在會後再找我林某人商議,這裡就不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每次武林大會都會進行一場武功演練、大比武等,有些人已經等不及了吧?接下來便是要進行這個精彩的節目了,俗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但大家都是江湖中人,比試武功不動動拳腳才怪呢,但這不等於因此就能當小人,比武時要有君子之風,不準出陰招、損招,大家重在交流學習,點到即止!”
臺下的人一聽說,不禁歡呼雀躍起來。但與以往的武林大會不同的是,往屆武林大會眾人都爭先上臺表演,而這次林因明等了一會兒,卻還不見有人上臺來。估計是因為有楊遠風坐在臺上,而各大名門正派的青年才俊只有少林的奮龍與武當的韓子明比較拔尖,其他人都難望其項背,武功高低的差距太大,所以都不好意思上臺來獻醜。
而林因明已事先叮囑楊遠風、奮龍和韓子明不要急著在臺上展露武功,一是要讓各大名門正派的其他青年才俊先出場,如果先讓楊遠風、奮龍和韓子明先出場,其他人怕是再也不肯上臺來了;二是他們三位要等著關鍵時刻才出場,臺下肯定有天樂宮的人混雜其中,所以他們三人若是要展露武功,就必須能起到震攝全場的作用;三是若有天樂宮的人敢公開上臺挑戰,他們三人必須壓住陣角。
林因明見沒人肯第一個上臺,就又進一步說道:“各位英雄好漢,特別是青年才俊要大膽主動上臺來,呵呵,否則我可就要點名了。武功演練或互相切磋重在學習交流,而不是爭輸贏論名次等,誰先上臺來表演一番?”又過了一會兒,林因明見還是沒有人上臺來,就看著臺下,做出欲點名之狀。
這時,坐在臺上的王解石上前說道:“林總管別急,晚輩崑崙派弟子王解石,先為大家演練一番本派的‘崑崙劍法’,請各位多多指教!”慧生大師等人見狀,心中不由暗暗讚許!
這王解石雖是崑崙派的首徒,但就武功方面而論,勉強算是江湖上一流的武功高手。他在青年時當了一名武師,以祖傳武功開館授業,沒曾想不久就被一場火災連累,以至使家業盡毀,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便拜了崑崙派掌門人向永靖為師。王解石加入崑崙派時雖已三十歲了,但向永靖卻喜歡他的老成持重。向永靖武功雖高,卻愛不理江湖上的俗事,因此,若非必須他親自出面的,便都交待給王解石去處理。而且向永靖也不太善於管教徒弟,所以就任命入門較晚但年齡較大且有帶徒經驗的王解石為首徒,代行處理派中日常事務,他自己落個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