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子又嘆道:“看來今天我非得給你一個教訓了!”郭無謂譏笑道:“好大的口氣!今天你死在我劍下,也怨不得我出手無情,因為我本來就有一劍取人性命的習慣。而且,能死在我劍下,也是你的榮光!”小葉子輕蔑道:“好狂妄的口氣,今天要是你輸了呢?”郭無謂道:“你也可一劍取了我的性命。”小葉子道:“我沒那個興趣!”郭無謂不願再作口舌之爭,冷冷道:“那還是劍上見真章吧!”
昂義山莊大門朝南,陳無謂從南方而來,小葉子自大門而出,自然選擇一南一北地對峙著。此時日出東方,按說對雙方是公平的,但雙方都是右手使劍,出劍時必然都會略向左側身,而且按正常習慣,交手時就會形成郭無謂在東、小葉子在西的情形。此時太陽東昇,位西面東,陽光刺眼,除非葉子能及時意識到這一點,在出劍時改變平時的習慣,但這一改變,身形變換幅度較大,或許就會對發揮有影響。而郭無謂雖也要跟著改變,但他可以以逸待勞,身形變化幅度較小,甚至他也可以跟著搶佔東方的位置,這兩點無論是哪點都對他有利些。郭無謂本來並不屑佔這麼一點便宜,算好各方面的利害條件,這只是他的習慣罷了,小葉子未有異議,他便知而不語,因為世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有些機會只能靠自己去爭取。
郭無謂慢慢地走到場邊,把懷裡的東西全掏出來,放在地上,還有腰間的一塊玉佩也解了下來放在一起,直到身無贅物。他又收緊一下腰帶,解下背後的長劍,拔出劍來,把劍鞘也放在地上,再拿起一塊方巾,擦拭劍身。他的劍本來就光亮如鏡,寒光四射,但他還是擦得很認真、很仔細。
回到場中,郭無謂用手指彈了彈手自己的寶劍,道:“此劍名曰‘生死劍’,在我三十二歲前,傷六十五人,殺四十七人;自我三十二歲後,殺二十五人,都是一劍斃命,不留傷者!”小葉子也拔出自己的劍,學郭無謂模樣彈了一下劍身,笑道:“此劍無名,自從傳到我手上,未計過殺人和傷人之數。你若命喪此劍之下,也不知道算老幾!”
郭無謂並不理會小葉子的打趣,他只想全神貫注投入這場比試中,不浪費半點心神和時間。生或死,只在一劍之間,所以他必須竭盡全力而為。
這時,郭無謂才細細打量小葉子及手中的劍。只見小葉子面容略帶冷俊,但並無少年人該有的傲氣,也沒有少年人該有的銳氣,而是神色輕鬆自然,彷彿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他手中的劍古樸無光,劍身圓鈍無刃,上面佈滿紅褐色的鏽斑,又經長期盤摩,形成了一層光滑包漿,僅劍尖露著一點寒星,真是劍如其人,鋒芒不露!郭無謂想:“眼前的這位少年不過十八歲左右年紀,不僅敢接受自己的挑戰,此時竟還有如此輕鬆之色,而且看起來並不像是故意裝出來的,而是一種自然的流露。他到底是強者無畏,還是無知者無畏?”
郭無謂本來還以為林因明是出於私心,故意誇大小葉子劍法,陳英超也未必真是小葉子一劍擊殺的。他心中本是不屑向小葉子下挑戰書的,對於他來說,向一位初出茅廬的少年挑戰,勝了臉上也無光。但現在他不由暗付:“這位少年確實深不可測,應對他足以重視!”
此時,面對小葉子的從容,郭無謂的心臟不由自主地一緊,這是以前他殺人時從來沒有過的。以前他在與人比劍時總是十分自信,甚至可以說是自信到狂傲,視他人如待宰的雞鴨,但現在面對小葉子時,他心底竟莫名地掠過一絲恐懼!但他畢竟經驗老到,知道此時不能有任何分心,因此他立即收攝心神,心裡只想著如何一招輕取小葉子的性命。於是,他行了個“請”字訣,然後亮了個架式。
只見郭無謂一個大跨側身後弓步,腰背微彎,左手屈臂駢指在前,右手持劍齊肩在後,雙目死死盯著小葉子。就他這架式,渾身上下似乎充滿了力量,隨時可能爆發出來,給小葉子致命一擊!
本來四周圍觀的人難免私下議論紛紛,但見此時雙方比試要開始了,都不由屏氣凝神,睜大眼睛,等著平生難得一見的一場生死之戰。眾人都知道,郭無謂只用一劍便要取對方性命,稍不留神便要錯過最精彩的一幕,因此,場上頓時變得雅雀無聲,掉根針在地上的聲音或許都能聽得到,有些人心跳開始加快,甚至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小葉子抱了抱拳,也亮了個架式,不過他的架式看起來也太普通了,只是右腳在前左腳在後,身子跟著微側,雙臂自然下垂,右手持劍。確實,這個架式太普通了,普通得不像是練武之人的架式,只是手中拿著一把劍,然後就那樣隨隨便便站在那裡。
在郭無謂眼裡,小葉子這個架式毫無爆發力,而且渾身上下都是破綻,身子左邊微微向後側,只不過是下意識地保護心臟要害的自然反應罷了,並沒什麼特別之處,這樣的架式,談不上有什麼攻擊力,也沒有防守力,在高手對決時亮出這樣的架式,實在令人困惑!其實,不僅場外的人困惑,郭無謂更困惑,小葉子渾身上下都是破綻,反而令他一時不知從何下手。
然而,郭無謂一開始就鼓足了氣,所以他只能按自己的節奏發起攻擊,否則就會在拖延中漸漸鬆懈。他的架式不像小葉子的那樣輕鬆自然,可以逸待勞,等得起。
正當劍拔弩張、郭無謂隨時可能發起攻擊之際,誰知小葉子突然向右踏出一步,且看似很隨意的一步,但對於郭無謂來說,這一步已打亂了他的節奏與方向。接著,小葉又踏出了第二步…第三步……時左時右、時前時後,時間間隔、方向與步幅大小都毫無規律可言,其就像一個失魂落魄的人,在毫無意識地踏著凌亂步子,這樣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走向哪裡,別人又怎會知道呢?
就在小葉子剛踏出第八步且腳下未穩時,郭無謂鉚正好足了勁,其“人、劍、心”三者已融為一體,達到了最佳的狀態,對於他來說,此時若不一鼓作氣發動攻擊,則將再而衰、三而竭,所以他不能再等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對小葉子發起了驚天動地的一擊!
郭無謂這一擊氣勢威猛,劍氣森然,萬道劍光頓時把小葉子渾身上下罩住,如同神獸張口,露出滿嘴的銀牙,勢要把小葉子整個人一口吞沒,然後所有劍光又突然聚合成一道,寒光乍長,如一道閃電直擊向小葉子喉嚨。
郭無謂這一擊速度實在太快了,快令人目不暇接,而且劍光驟變,忽散忽合,令人眼花繚亂,其身影和劍光瞬間一晃而過,心之所至便是劍之所至,人隨劍動,劍隨心動,渾然一體!現場絕大多數人沒能看清他的招數,只看了個大概,也沒人看得出這一擊具體是攻向哪裡,更沒人能知道小葉子是否擋得住或閃得開,只知道小葉子防守上的任何疏漏或稍有不及,都是致命的!
原來,這一劍正是郭無謂近年精研傑作之一。這些年來,他不斷總結自己以往的經驗,對一劍取敵性命的招數進行提煉,最後形成新的招數。新的招數同樣只有一式一劍,根據其特點,他把這一劍命名為“九九歸一”,他相信,世上沒有人能接得住他這一劍。確實,他有資格、有底氣這麼自信,因為之前尚且無人能在他一劍之下不死,何況現在?試問此劍一出,誰與爭鋒,誰能不死?
小葉子沒有特別的架式,且身形發動在後,其手中的劍僅劍尖一點寒光,並不惹人注目,因此反而沒人注意他是如何應對郭無謂這一擊的。
在“哐當”一聲脆響、倆人身形交匯過後,只見郭無謂站在了原來小葉子的位置,依然面向前方,而小葉子則站在了他身後,劍尖指著他的後腰,而他的後腰已在淌血。
人們幾乎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就現在雙方的姿態來推測,小葉子不僅直接擋住了郭無謂威力巨大的一劍,而且還作出了反擊,因此他可能已經勝了。看來,自郭無謂三十二歲起每每一劍取人性命的記錄,至此就要中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