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僅活著,還活的很好!”
“北府兵發給了他們嶄新的兵器,他們吃的好,喝的好,還有軍餉,我們北府兵絕不騙人!”
“沒想到,他們混的還挺好的!”
“出賣大秦,他們居然還有臉活著!”
秦兵之中議論紛紛,有的人羨慕,有的人厭惡,但形勢也正在往有利於晉軍的方向前進著。
秦兵們都放下了武器,也不再堅持抵抗。
何邁與李寶應互看一眼,時機差不多成熟了,也該把這些殘兵敗將帶下山了。
“放下兵器!”
“跟著晉軍下山!”
目前還活著的秦兵,大約還有八百人左右,雖然人數並不算多,但要想把他們安安全全的都護送下山,卻不是一件容易事。
就在剛剛這群人還咬牙切齒的與晉軍抗爭,這一刻,他們不過是被迫放下了武器。
這些人與先前在回口的那些秦兵完全不同,回口的秦兵本就有投降的意思,兩軍相接,沒有過幾招就主動放下了兵器。
既然是他們主動放棄了抵抗,便不必擔心他們會在路上搞事情。
可是雀兒山上的這八百人卻是臨時起意要投降的,秦兵擔心晉軍會下山就變卦,晉軍其實也不放心秦兵。
萬一還沒下山,他們就反悔了呢?
防備鬆懈的北府兵,不是要倒黴?
缺乏互信讓何邁遲遲拿不定主意,這個時候,惡煞一般的劉裕跳上了高臺。
劉裕是個狠人,這幫氐人,好話都已經說到這個地步,他們居然還不知道乖乖投降。
在等什麼呢?
難道還等著領賞錢嗎!
何邁和李寶應的做法,他也不能苟同。呼籲氐人放下武器,說些漂亮話是應該的。
可是,對待這些敗軍之將,絕對不能只有仁慈寬容,恩威並施才是正途。要既讓氐人尊敬晉人,又讓他們從心底裡害怕晉人,意識到不聽從晉人的命令列事,必定沒有好下場。
何邁他們一味的只知道用寬仁來感動氐人,這樣的做法,對待晉人說不定還有點用處。
可是對待蛇蠍心腸的氐人,越是給他們臉面,他們就越是不會懼怕你,以往晉人在氐秦的手中連連大敗,早就丟光了臉面。
在襄陽之戰之前,氐人是不把晉人放在眼裡的,戰鬥力很差的晉軍,孱弱至極。
在氐人的眼裡,晉人不過是一觸即潰的懦夫,對抗他們根本就不需要用全力,揮揮手就能打退。
在這樣的固有觀念的引領之下,氐人根本就不害怕晉軍,劉裕相信,即便是一時失敗,也並不能轉變氐人的看法。
於是,他跳上了高臺,給陷入踟躕的兩位同僚解圍。
對付這幫氐人,就不用給好臉色,長刀打起,威脅便是。
“放下兵器!”
“誰敢不從?”
劉裕怒目而視,寶刀打起,指向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他那張凶神惡煞的大臉,平日裡心情好的時候,遠遠看去都有些嚇人,在北府軍中,不熟悉他性情的人,看到這張臉便要繞著走,根本不敢接近。
人人都知道,劉將軍殺人不眨眼,衝鋒陷陣從來不落人後,正是因為這樣一副瞪你一眼就能嚇死你的恐怖面相,劉裕身邊的傳令兵,已經換了好幾個了。
毫不誇張的說,膽子稍微小一點計程車兵,連跟他近距離對視都不敢,更不要說頂撞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