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打算什麼時候發起總攻?”
“物資到位,擴軍訓練都需要時間,一年半載不過分吧,我們先來談談貸款數額和購買的物資種類。”
“等等,伊利比亞半島的局勢,你們就不管了嗎?”
“不是我們不管,而是無能為力,普魯士軍隊在漢諾威戰場上損失了近兩萬人!
漢諾威可是不列顛國王的封地,我們普魯士人已經仁至義盡了,總不能讓我們跨越海洋去幫助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對抗20萬暴君李維的近衛軍吧。
我們要是有那個能力,早就在東線戰場主動發起攻勢了。”
莫斯科代表語氣挪渝的補充道:“倫敦政府可以去找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現在當屬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壓力最小,奧斯曼帝國還是一個大國,理應出動軍隊支援這場戰爭。”
“你當我們沒有問過麼?
奧斯曼帝國現在連小亞細亞大陸上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都無力解決,奧斯曼新軍已經發起過五次總攻,全部被打退,奧斯曼新軍折損都快達到一半了,如果不是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兵少,估計奧斯曼帝國首都都得被拿下。
奧斯曼帝國已經沒有實力去支援其他戰場。
這座腐朽的帝國,根本不值得我們拉攏!”
倫敦代表氣憤的說道。
“十分抱歉,伊利比亞半島的局勢我們是真的無能為力,只能儘可能擴軍在東線發起進攻,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所以,伊利比亞半島的戰局,只能依靠倫敦政府了。
不需要打贏,只要將20萬暴君李維的近衛軍留在伊利比亞半島即可。”
柏林代表對倫敦代表說道。
接下來,就進入無息貸款的數額談判問題。
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窮的只是政府而已,資本界的力量還是十分強大的。
這場戰爭可不光是為各國君主打的,歐陸的資本界同樣要承擔責任。
這一點,各國政府早就對那些頂級資本家們說明利害關係。
資本無國界那一套,在李維政府中是行不通的,李維政府中是國家掌控一切,你再大再強的資本,進來了也要按照李維的意志變換形狀。
華萊士商業同盟就是李維專門用來對付資本的利器。
這一條自然讓歐陸各國資本家感到不滿乃至恐慌,這也是反法同盟總是可以獲取大筆戰爭貸款,販賣大量戰爭債券的原因。
不是資本界對反法同盟戰爭勝利抱有多大的信心,而是他們不想讓暴君李維贏得戰爭!
越是強大的資本財閥勢力,對暴君李維的華萊士商業同盟越是排斥。
反倒是那些中小資本家比較從心,反正甭管上面是哪位資本大佬掌控,他們都是被吃的魚蝦命運。
當然,比起更加自由一些的歐陸資本界,暴君李維治下的資本規則連中小資本家都比較牴觸,只不過牴觸沒有那麼強烈罷了。
融入到華萊士商業同盟中,對中小資本家來說財富上的損失不大,損失的是未來成就商業巨頭的機遇。
因為羅馬帝國只允許有一頭商業壟斷巨獸——華萊士商業同盟!
一旦進入羅馬帝國的商業體系,基本上永遠不可能成為商業財閥寡頭。
除非羅馬帝國分崩離析,體制徹底改變。
然而,現在李維正值壯年,誰敢去羅馬帝國拼個未來?
不過,資本界也不全都是頭鐵的想要依靠金錢擊敗李維的資本財閥,也有一些比較慫,或者被李維嚇破膽的資本家,遠赴重洋到資本更自由的美利堅合眾國。
只是,跑過去的資本家們也沒有太多安全感,畢竟大家都知道,歐洲就是此時的世界中心,一旦讓暴君李維掌控歐洲,以暴君李維的擴張野望,只要他不死,早晚會登陸美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