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依靠美利堅合眾國的力量,對抗整個歐洲還不如投降來的乾脆!
別以為美國佬打贏了獨立戰爭,就以為自家軍隊戰鬥力比肩歐陸軍隊。
其實美國佬自己十分清楚,他們是怎麼贏的獨立戰爭的!
正常美利堅獨立戰爭,其實就是美洲版本的英法戰爭!
華盛頓帶領的大陸軍,不是打輔助就是在打醬油,少數的幾次正面對決,被紅衫軍打的一個勁戰略轉進,保住大陸軍的底子都敢宣稱是一場偉大的勝利!
事實上,絕大多數硬仗都是掛著僱傭軍名頭的法蘭西軍隊打出來的。
從海戰到陸戰,法國人在美利堅獨立戰爭中是砸錢又砸人,比保護自家殖民地投入的還要多!
甚至英國人投降停戰的時候,根本不接受華盛頓代表,他們投降的物件很明確,是法蘭西將軍!
當然,那時候的華盛頓也有自知之明,在停戰會議上,大多數時候都站在法國將軍後面,充當著背景板……
只不過到了後來,美國雄起之後,將這一段不光輝的歷史做了美化處理,弱化了法國人在美利堅獨立戰爭中的作用罷了。
這個世界的美利堅可沒有那股子自信,他們很清楚美利堅獨立戰爭是怎麼贏的,也明白法國人和英國人的戰鬥力可以甩飛自己幾條街!
美利堅合眾國唯一的屏障就是大西洋,只要大西洋這個阻礙沒有,美利堅合眾國真的就只能依靠游擊戰抵抗外敵了……
面對暴君李維和當年面對紅衫軍,對美國政府來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因為美利堅獨立戰爭中,英國紅衫軍很多軍官把美國移民看作是自己人,所以沒有放開手來大屠殺,要是暴君李維的軍隊登陸美利堅,看看暴君李維在法蘭西大革命期間對同胞下的黑手,就能想象到暴君李維的軍隊會在美利堅做出何種暴行。
真要是打游擊,估計暴君李維下令把一座座城市屠光了都不意外。
因此,此時逃亡到美利堅合眾國的歐洲資本家,一般抱著兩種心態。
一種是躺平心態,歐陸戰爭自己不參與,反法同盟贏了皆大歡喜,輸了的話自己就躺平等著暴君李維過來,然後跪舔華萊士商業同盟……
另一種就是僥倖心態,認為暴君李維在有生之年裡,未必能統一歐洲,或者統一歐洲後,野心不會對準隔著大西洋的美利堅合眾國,而是對亞洲地區感興趣,一路往遠東地區平推。
如此一來,沒有生育能力和法定繼承人的暴君李維,只要把他給熬死了,暴君李維建立的帝國必然會分崩離析,就如同歷史上的亞歷山大帝國一般。
畢竟大家都很清楚,暴君李維依靠強權建立起來的絕對君主專制帝國,是沒有多少民眾基礎的,沒有了李維和順位繼承人,這個帝國根本走不長遠。
即便是暴君李維現在正值壯年,國內不一樣有著革命組織在運動?
實際上,如果不是暴君李維擴張的腳步逼得太緊,歐陸各國也不願意跟李維死磕到底。
反法戰爭與其說是歐陸各國的自保戰爭,不如說是一場自衛戰爭。
當然,歐陸各國政府還是有理性的,明白暴君李維的兩大愛好——女人和擴張,絕不會停下腳步。
哪怕暴君李維哪一天因為歲數大了,沒辦法夜夜笙歌了,也不可能停下擴張的腳步!
所以,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逃避只會帶來滅頂之災。
尤其是普魯士和俄羅斯這種大國,自然不甘心給暴君李維當小弟。
只是,戰局並沒有朝著反法同盟預想中的方向發展,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軍隊比預想中還要稀爛。
1810年冬季,十幾萬西班牙和葡萄牙聯軍主力,在馬德里戰役中遭遇慘敗,大半兵力被俘,潰逃的兵力不足五萬人……
波爾查帶領不到八萬羅馬近衛軍,打出了一場足以名列軍事史的勝利。
自此,英王德意志兵團被嚇得連夜逃回直布羅陀要塞,登船返回本土。
西班牙王國和葡萄牙王國的潰兵,則被波爾查派出的一支偏師一路追逃,徹底消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