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5章 全球首富,不值一提

方傑榮登全球首富之事,國內外媒體爭相大肆報道,尤其是國內媒體,真真是覺得與有榮焉,華國居然能出一個全球首富,太給家鄉人民長臉了。

然而這麼大的事情,在方傑看來本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值一提,因此也沒感受到什麼成就感。

而且這些畢竟都是紙面上的財富,美元這玩意兒,人家美聯儲要印多少就有多少,如果不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東西,其實就是一串虛擬資料或廢紙,而且貶值速度與美聯儲銀印鈔速度成正比。

所以在被公佈為全球首富的當天,窮得叮噹響的方傑就啟動了“賣賣賣”計劃,藉著剛剛成為全球首富的聲勢,到處找接盤俠,將手中諸多無關緊要的股份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撒向了二級市場和投資機構。

這種做法很像當初的比爾蓋茨,說是退休養老才廉價變賣微軟股份,其實可能只是為了套現走人。

所謂的廉價變賣股份,再怎麼廉價,對變賣股份的方傑來說,也是大賺特賺,畢竟理論上每股單位實際價值僅1元,而股價在二級市場股市裡,往往會炒到幾十甚至上百元,哪怕打五折賣出去,那也是十幾倍幾十倍地賺。

以方傑超強的記憶力,他也記不住自己在各家子公司裡的股份具體有多少,反正不少就是了,這些股份當然不可能全都賣出去,畢竟還是要保留一定話語權和控股權的。

也不可能一下子都賣掉,否則沒誰能接得住,而且極有可能引發一場全球性的股災。

所以方傑的做法就是找了個資管團隊專門處理這些事情,有機會的話,把握好度,在不會過分刺激二級市場的前提下,細水長流,一點點地減倉。

而這些逐步套現的資金,全部被方傑投入到了實體產業中。

比如第一筆上百億套現資金,就幾乎全砸給了沸騰汽車。

沸騰汽車是以租賃模式進行銷售的,且每年換新,使其投資成本回收時間很長,以前是限制產量來控制成本,逐步實現收支平衡。

如今既然新能源汽車上市了,按照計劃要大規模量產,將國內傳統造車行業一擊斃命,那麼前期墊付的成本資金就是個天文數字。

這個成本,可不僅僅只是造車的人工、材料、裝置成本,還包括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產業設施的建設成本。

比如光賣新能源汽車還不行,還得有遍佈全國的充電站、充電樁給車輛充電,如果沒有這些配套設施,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堆廢鐵。

儘管國家層面對於新能源產業發展,也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還拿出了千億資金補貼,可具體落實下去看到成果還尚需時日,家長只是負責搭梯子,具體活兒還得子女們自己親自動手才行。

於是在沸騰汽車6.0上市前兩個月,在國內四大音樂綜藝鬥得正歡之時,一家名為「沸騰充電」的網際網路平臺公司悄然成立了。

「沸騰充電」,顧名思義,就是專門運營充電站的平臺公司,雖是一家網際網路平臺,但其實也包含了實體產業,規模可不小。

公司股東不僅包括沸騰集團旗下沸騰能源、沸騰科技、沸騰汽車、沸騰出行等幾家關聯子公司,還包含了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國企。

沸騰能源負責能源供電,國家電網負責電網建設、沸騰科技和沸騰汽車負責充電樁等硬體裝置和技術支援、沸騰出行負責平臺建設和推廣、中石油和中石化負責提供運營場所。

這其中屬於方傑的騷操作就是,把中石油、中石化給拉上了新能源產業戰車。

前世的新能源充電站,要麼是私營的,要麼是國家電網的,跟中石油、中石化毫無關係。

這其實也正常,作為傳統能源企業,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中石油和中石化肯定是對新能源產業不待見的,加油的車少了,充電的車多了,那這兩家企業還賺什麼錢,令人羨慕的企業員工福利還哪有錢發放?

如果以後大街上全都是新能源汽車了,那賣油的企業還不得喝西北風,這就是從根子上斷人財路,到時候恐怕只能靠化工和軍工產業續命。

《獨步成仙》

但新能源戰略是國家戰略,新能源遲早有一天會取代化石能源,如果油企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考慮轉型或產業升級。

本來作為兩大超級國企,體量太大了,各種關係利益牽扯下,想要轉彎甚至倒車,一下子根本轉不過來。

但好在如今方傑頂著個全球首富的名頭,是個有一定社會能量的人,全國上下都會給他點面子,高層們一直以來也十分信任他的戰略眼光,在他的極力斡旋下,中石油和中石化最終被說服,決定登上新能源產業戰車,嘗試做一些改變。

改變並不大,無非就是讓全國每家加油站網點,想辦法騰出一小塊地方設立新能源充電站,每個充電站設定48臺充電樁,由沸騰充電負責建設和運營。

也就是說,中石油中石化以地皮入股沸騰充電,不需要掏一分錢,相關充電站建設費用也是由沸騰充電承擔,充電站投入運營後,中石油中石化既可以繼續賣油賺錢,也可以拿賣電的分紅,無論未來能源產業如何變化,兩家油企業都是旱澇保收。

退一萬步講,即便沸騰充電虧損倒閉了,大不了散夥,地皮物歸原主,中石油和中石化不會有任何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