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異同聽完,問道:“可是這樣會分心吧?如果運動員去接廣告,那麼他還怎麼專心訓練呢?”
“顧先生,我只是說讓科研工作者們用自己的科研成果造福人類的同時,也造福自己,這憑藉的是研究成果,全部目標就是成果。體育運動要先拿金牌,才接廣告,靠的是名氣。畢竟同樣是金牌,運動專案不同受到的關注度不同。這看似是一個問題,實際上卻沒辦法比較。”
“我知道,您其實是想問,這樣會不會太功利化,還有就是科研成果能不能變現的問題,比如航天型別的科研是不可能外洩的。”簡淵笑道:“不過這些就不是我們這些人可以討論的了,這需要國家的調控。您不會覺得,這麼一個國家級的問題,僅憑我一個辦法就可以完全解決吧?哈哈,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把心理學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了。”
“是啊,畢竟你這個辦法是直接扭轉了社會風氣。”
顧異同點頭的同時,心裡只是默默的嘆氣。他不是感嘆簡淵的道理,而是感嘆自己居然想不到這些。他從小到大都是在這個環境裡,所以從來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就好像從自己本能的認知裡,就覺得科學家應該是安貧樂道,就應該是無私奉獻,這非常合理,沒有什麼不對。所以連帶著顧異同想到的防止人才流失辦法,全都是從思想覺悟上的宣傳,卻忽略了待遇問題。
現在被簡淵點醒,顧異同才恍然發現自己的錯誤。對啊,為什麼科學家就要安貧樂道呢?為什麼就一定要無私奉獻呢?幾十年前沒有這個條件也就算了了,現在還沒有這個條件嗎?可觀念已經形成了,就活在這個固有認知裡,轉不過彎了。
當整個社會都覺得,科學家應該忍飢挨餓的搞科研時,那誰會去當科學家呢?那才是真的沒希望了。這麼淺顯的道理,卻因為困在以往的認知裡,愣是想不通。
那麼按照簡淵這個思路,自己又有什麼資格要求簡淵一定要留下呢?這人才流失的原因,不是覺悟問題,是待遇問題。簡淵其實沒有錯誤。
仔細想來,簡淵的思想一向都是客觀至極的中立思維。包括剛剛的那些話,雖然簡淵提出了宣傳方式的改變,但也沒有否定過去的宣傳,同時也肯定了那些安貧樂道科學家們的付出。這就是完全中立,不偏向利益和道德的任何一方。
顧異同對簡淵此時更加賞識,如果說之前是因為簡淵的心理學天賦,那麼現在就是因為簡淵思考問題的角度。
簡淵的同齡人,這個年紀都是熱血青年,都是思維帶著真以為正確的立場。等到了中年,雖然不會那麼狂妄,卻因為社會的打磨,思維帶著社會固有的觀念,難以打破。
簡單的說,其他人都是:情緒先於思辨,立場先於客觀。
簡淵卻不同,他年輕沒有被固化,冷靜不會變偏激。客觀不帶立場,思辨不帶情緒,這樣非常好。
顧異同想了想,說道:“你今天給了我一個啟發,很好。你這個實驗我批准了,報告上的東西有些不合適,我幫你改。這次我也會關注你的實驗,我想看看,你到底想做點什麼。希望你能給我一些新的視角。”
“謝謝。”簡淵笑了笑,看看時間:“好的,那我差不多也該回去準備了。”
看著簡淵離開的背影,顧異同久久無語。最後回到研究所,也沒心思做別的事情,來到了辦公區走了走,路上看到研究所裡好多的學生,內心一對比,卻覺得天差地別。
就憑簡淵的思維不受情緒左右這一點,就沒有一個比得上簡淵。
客觀思辨,說起來容易,實際上卻......
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