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淵就是一個危險的傳奇,雖然之前也看到過照片什麼的,但真正見面還是把大家嚇了一跳。
太年輕了!甚至年齡比現場的很多人都小!這些從小的學霸天才們,人生中罕見得到了全方位的碾壓,一點脾氣沒有。
聶遜維持場面:“好了好了,都注意點形象啊。這是我請來的,你們想問什麼,一個個問,一個人一個問題,看在我的面子上,簡先生會給大家回答的。”
雖然私下裡直呼其名,但在其他人面前,聶遜還是稱呼簡淵為先生。這裡的先生不僅僅是社交的客套,更是一種對知識的尊敬。就像簡淵也一直稱呼顧異同為顧先生一樣。
簡淵倒是無所謂,說道:“八卦的問題就不必問了,學術上的問題,你們的老師都是顧先生,我這麼回答倒是顯得越俎代庖。所以就算是互相交流吧,別弄的好像我是來踢館一樣。”
眾人鬨笑起來,原本有些緊張的氣氛倒是輕鬆了一些。
也因為簡淵嚴明瞭這不是教課,而是交流,所以大家的問題也不是那種正統的東西,都比較古怪,屬於是那種比較獵奇的冷知識。
當然了,這其中未必沒有點不服氣的人,所以有了用冷門挑戰一下簡淵的想法。畢竟能到研究所工作的,都是天之驕子,可簡淵身上的光環也太耀眼了。
只不過這些問題對於簡淵來說,都是非常簡單的。
“簡先生,您覺得現代教育,要完全尊重心理學的方式進行嗎?我的意思是,傳承下來的那種比較嚴厲,或者說有些封建式的家庭教育模式,真的全盤否定嗎?”
簡淵說道:“不要孤立的看待問題,這個世界是普遍聯絡的。傳統式的教育幾千年延續下來,一定是有瑕疵的,因為這個教育理論很樸素。但如果完全沒有優點,是不會延續下來的。祖先們,也不傻。可問題是,為什麼現代社會,出現了這麼多因為傳統式教育,從而產生的悲劇。”
“在心理學成系統之前,沒有人在乎這些,更別說什麼原生家庭傷害這些了。但為什麼現在一直提這個呢?因為這個問題,其實本質上不是教育心理學的問題,而是一個醫學問題。”
“曾經孩子夭折的機率很大,優勝劣汰在出生的那一刻已經開始了。可是醫學的發展,讓那些......這話很難聽,但是確實是讓那些天生身體或者精神比較脆弱的孩子,也活下來了。但是這些孩子長大後,還是會有弱點的。所以感覺不如上個世紀那些村裡的野孩子們‘皮實’,再加上現在訊息傳播這麼快,所以你知道了更多的案例。”
“所以說傳統式的教育,並不是沒有可取之處。但問題是,這樣的教育是給那些在出生環節中,就勝出的孩子們準備的。而那些比較脆弱的孩子,用這樣的方式,就會造成悲劇。”
“哪個孩子小時候沒有被父母打過?要說什麼原生家庭傷害,誰還說不出來一兩件事情啊。但是那真的傷害嗎?拋棄傳統教育的優點,完全尊從心理學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沒有任何瑕疵嗎?也未必吧?”
“所以教育的問題,不能孤立去看。再加上,其實人類天生具有一種‘造反情結’。家庭的生產資料,一般來說都是由父親掌握。所以很多孩子從一出生,就註定要和父親展開鬥爭,以擺脫被統治,被支配的地位,爭取獨立自由的權利,進而掌握家庭的主導權和社會權。真正的原生家庭傷害不是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父母打你一頓就記恨一輩子嗎?當然不能這樣。”
“真正的原生家庭傷害,其實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在這種‘和父母展開鬥爭獲得話語權’的過程中,被徹底摧毀了的獨立意思。還有就是在童年時沒有得到父母的愛。”
“人的成長過程,其實最主要的任務不是學習和早教,而是完成兩個關於性格重塑的任務,一感覺自己全知全能,二對撫養者信任的依賴關係。前者會讓人獲得自信,後者會讓人信任別人。相信自己,相信別人。人的性格不完全是天註定,是可以被重塑的。”
“但是如果這兩個任務受阻,那長大後的性格就不健全。要麼就不信任自己,所以唯唯諾諾沒自信。要麼就不信任別人,孤僻冷漠沒人情。然後終其一生,都會追求童年缺失的自信和信任,那人生就徹底毀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