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幫忙把這十幾口沙罐搬了過去,點火這些事情自然是用不到楚雲風親自出手,而他現在則是開始繼續處理下一道菜。
糯米雞!
昨天就已經將雞肉給醃製好了,等到郭逵和胡月兩人回來了之後,便讓兩人將雞肉給全部剁成小塊兒。
他就在一旁給大家解說:“這道菜叫做糯米雞,現在幾乎是很少見了,以前在咱們川內,這都是宴席上面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特別是老人和小孩那可是最喜歡吃這道菜了,因為當雞肉的香味兒和汁水兒全部滲進了這糯米之中,這香味兒絕對是讓人無法自拔的!”
這解釋雖然很簡單,但是這後廚的人可都是明白人,也知道這糯米吸收了雞汁兒的精華,那味道肯定是相當的不凡。
而楚雲風把配料弄了一份出來之後,大家更是能夠想象得到這個味道,絕對是會讓人沉迷的。
“這道菜為了增加糯米的香味兒和口感,還需要再配上玉米,青豆,火腿,冬菇,冬筍和金鉤,這樣口感和香味兒上就會更加互補一些。”
金鉤是川內這邊的叫法,其實就是曬乾的小蝦米,提味兒的能力相當的高。
川內有兩道菜特別受到小朋友們的歡迎,那就是金鉤白菜和金鉤冬瓜,這都是下飯的神器,可惜的是現在很少有人做這菜給家裡人吃了。
半隻雞被剁好之後,楚雲風將它們整齊地擺放在碗中,隨後將這些配料跟泡製了一晚的糯米混合,蓋在了雞塊兒上面。
吳媽點了點頭道:“這道菜應該就是扣碗的做法吧,等蒸好了之後再翻過來,到時候雞塊兒就在上面,看起來更加美觀一些。”
果然不愧是吳媽,這馬上就點出了這道菜的精髓,一下就讓周圍的人明白了它的做法,大家也都紛紛期待著這道菜的味道。
不過現在也只是做預備工作而已,要等到下午才開始蒸制,蒸好了之後正好可以上桌。
下一道菜大家看到楚雲風直接從這些食材裡面拎了一隻鴨子出來,頓時也都跟著興奮了起來。
“這道菜叫做冷汁鹽水鴨,是咱們川菜的傳統做法,這製作方法就是白滷,特別是在香料的選取上面有很多講究。
你們笑什麼?一提到鹽水鴨就想到南京鹽水鴨了是吧?”
看到有人在偷笑,楚雲風馬上就搖了搖頭,這鹽水鴨其實在川內早已經成型,並且流傳了很久了,可惜的是現在竟然失傳了?
不過楚雲風也不是很在意,這些失傳了的手藝想要恢復也是有個過程的,而人家南京的鹽水鴨能夠獲得偌大的名頭,跟人家的宣傳也不無關係。
用手在桌上重重地敲了兩下,把大家的心思給拽了回來之後,楚雲風開始沉聲說道:“別以為咱們這鴨子味道比不上南京的做法。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道菜做出來之後,只要你嘗過一次,估計你以後都不想再吃南京的鹽水鴨了。
不信?
那我就告訴你們這道菜所需要的步驟,那都要比南京的做法多了兩步。
這第一步就是跟他們的做法差不多,都是進行初加工,在處理好鴨毛了之後,在肚子上開一個小口去內臟。
第二步就是浸漂,要放在清水中泡,我們昨天晚上就泡了兩個小時。
第三步是碼味,這就是我剛才所說的香料問題了,咱們川菜重滷,分為紅滷和白滷,這兩種滷法所需要的香料各有特點。
但是跟南京的相比,咱們的香料用得更多。
姜蔥蒜就不說了,還有大料、砂仁、肉桂、肉豆蔻、草果、丁香、山奈、小茴香、月、豆蔻、桂、辣椒、花椒和胡椒等等。
這相比南京鹽水鴨而言,他們的香料還不超過十種,咱們至少都是二十來種,所以這滋味兒絕對是超出他們許多。
第四步就是汆水,要給鴨子把血水給全部汆完了,這樣最後的成品才會有一種晶瑩剔透的模樣。
而第五步也就是最重要的白滷環節,這些香料都要提前用白酒來浸泡,更加容易激發它們的香味兒,這也是咱們川菜的秘法。”
楚雲風的解說讓周圍站著的廚師們都驚呆了,這鹽水鴨的做法大家其實都知道,只不過川內並沒有金陵肉鴨,所以普遍做這道菜的很少。
也只有一些連鎖店,他們統一配送,所以才會製作這道菜品,而酒店一般是不會做這道菜的。
但是大家都沒有想到,自己川內的做法竟然會這麼複雜,並且這製作起來似乎並不像楚雲風所說的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