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了一下後韓元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沒辦法,動物畢竟不是人類。
即便是黑猩猩很聰明,能完成這些工作,但要它們穿著防護服完成工作,它們可沒有這麼多的耐心。
韓元訓練了好久,也沒做到讓黑猩猩令行禁止。
特別是倭黑猩猩們,除了那隻注射了基因修改藥劑的老年倭黑猩猩外,其他倭黑猩猩隨時隨地幹起來的習慣基本無法改變。
讓它們來做這個事,說不定做著做著就在數控室內做起來了。
所以暫時還只能由他親自處理。
不過節省出來的時間還是可以讓他去將已經加工出來的零件進行組裝的。
電磁型推行系統的硬體和靜電式電推進發動機完全不同。
後者的電離區和加速區是分開的。
前者是合一的。
不僅結構有改變,整體外形上的改變也不小。
中級電能應用知識資訊中的電推進發動機呈現出一個嗩吶一樣的外形,是因為電離區和加速區是分開的。
而且還要從外部獲取到足夠的空氣工質,所以它需要狹長的外形來適應。
而電磁型推進系統不同,它的外形是一個圓墩。
用點接地氣的話語來形容,這玩意像是數個肉夾饃疊在一起的樣子。
和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相同的地方,恐怕就只有推進系統尾部的向量噴口。
這個地方大致結構是一樣的,碗口一樣的尾部,也有著密密麻麻的向量噴口。
這些向量噴口的作用和其他航天發動機一樣,可以調節離子羽流的噴射方向,從而達到控制一部分飛行方向的作用。
只是因為技術不同的關係,電磁型推進系統尾部向量單元使用的材料和電推進發動機不同,沒法兌換之前的向量單元使用。
電推進發動機尾部的向量單元需要承受一千多度的高溫。
但電磁型推進系統尾部的向量單元只需要承受溫度要達到八百度左右。
雖然這樣看能使用的合金材料就比較多了,之前的向量單元也符合要求。
但承受的溫度降低了,對其他方面的效能卻有著更高的要求。
電磁型推進系統噴射離子羽流的速度比電推進發動機更加強勁,對於尾部材料的耐磨性、金屬疲勞性、強度、抗振盪性等要求更高。
所以它需要採用一種全新的材料來製造。
這一次,韓元使用的是厚重的電鑄鎳內襯,外壁用使用鎢增強的合金材料進行包裹,兩者採用鎢銅鎳粉焊接材料進行焊接,組合起來能達到對應的要求。
除此之外,最關鍵的是,在向量推進的尾部佈置有一套液氫迴圈冷卻裝置。
冷卻控制閥安裝在工質離化室的冷卻旁路管上。
在發動機啟動前,閥門都是完全開啟的。
在發動機運轉過程中,閥門可呈100%開啟以實現100%至109%的冷卻效果;或呈66.4%至100%開啟,以實現65%至100%的冷卻效果。
不要以為航天發動機在執行的時候就不需要進行冷卻了。
即便是米國以氫氧燃燒的太空梭的發動機,也是需要冷卻系統的。
超長時間的高溫堆積輻射反應是最容易損壞合金材料的方式之一了。
如果不新增冷卻系統的話,使用壽命會大大降低。
從這一點,其實就不難可以看出初級知識資訊和中級知識資訊的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