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二章 探秘玄妙閣(三)

在第六個隔間,陳逸所看到的依然是一排排的書籍,隨意鑑定了幾本,依然大多都是明清兩代的書籍,不過都是一些比更加高深的道教典籍。

對此,他並沒有太過驚異,因為明清兩代的古籍善本,無論是在市場上,還是在博物館中,都佔據著極大的數量,不僅僅因為古籍的儲存難度,而且在三清觀中,更有著龍門派是自元代才開始傳承的原因,其他道派能夠留下的,恐怕也只是少部分典籍而已。

就算是各大博物館的藏書,其中最早的書籍,也不過才是唐宋代年間的刻本而已,至於唐以前,以當時造紙術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將書籍紙張儲存至今,當然如果是書貼之類的冊子,卻是可以儲存下來,因為是用宣紙和絹紙所寫,儲存的難度減輕了許多。

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便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剛經》,只不過現藏於大英博物館中,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極大的悲哀。

沒有來得及多看,陳逸便跟隨著搜寶鼠一路來到了第八個隔間,這第八個隔間的書架與第七個隔間有些相同,書架都是帶著門的,就像是一個箱子一樣,只見這隻搜寶鼠一下從書架下方爬了上去,然後在一扇門前,對著陳逸招了招手。

陳逸快步走過去開啟了門,看到了它直接跳到了書架其中的一本書冊上,然後朝著自己招了招手,接著便化做點點金芒消失在了空氣中。

陳逸慢慢來到搜寶鼠停留的書架前方,他沒想到這初級搜寶術所幻化成的搜寶鼠,尋找寶貝卻是一下跑到這第八個隔間,在這第八個隔間後方,便是一面石壁。在其中,有著一道石門,沒有現代炸藥,想要憑藉人力開啟。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而如果用炸藥的話,估計後面的一些藏書。也會隨之灰飛煙滅。

他戴上了一個白手套,這是在進入第七個隔間時,守候在那裡的道士所給他的,並囑咐他這後面兩個隔間的古籍善本非常珍貴。讓他戴上手套,小心翻閱。

這由搜寶鼠找到的書籍,其封面看起來非常豔麗,是彩繪文字,而且上面繪製了一些道觀生活的圖案,更有許多人前來拜神求籤的情形。

整個封面的尺幅雖然與書籍相差無幾,但是上面山水。人物,牲畜,花木,陳設筆筆周到。其繪畫技藝十分的高超。

只不過封面上沒有寫任何的文字,不過這上面的一個圖案,陳逸恰巧在之前觀看過的一本道教書籍中看到過,正是北極真武大帝,其坐像坐入觀中,披髮跣足,金甲玄袍,腳踏蛇龜,眾真君各執法器。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無量祖師等等,全稱為真武蕩魔大帝,是華夏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明代以後,朱棣發動政變,奪取了皇位,傳說中,燕王朱棣的整個政變過程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之後,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產這,並大規模修建武當觀的宮觀廟堂,使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可以說在華夏影響極大。

在傳說中,玄武為龜蛇之體,代表著陰陽交化,更由於龜的壽命,成為了司命之神,主宰人之生老病死,所以,在之後一些道觀中拜神求籤,祈求長壽姻緣都會來拜真武大帝。

根據這上面的圖案,以及真武大帝的特點,陳逸覺得這應該是一本講述靈籤的書籍。

陳逸不由鑑定了一下,微微一笑,與他猜測的大同小異,這就是一個一冊感應靈籤書籍,其價值評價達到了價值較高,已經超過了百萬,而且是明代之作。

看來這一本書籍,應該就是附近五十米內,距今五百年內,價值最高的東西了。

陳逸開啟看了看,這上面講的並不是解籤,而是一些靈籤的詩句,想必是教人制作靈籤或者是讓人知悉靈籤內容的書籍。

這上面有著佔病,行人,官事,婚姻,家宅等等靈籤詩句,看起來極為詩句工整,其中一些都是未曾流傳下來的。

在古代,拜神求籤,可以說是許多民眾常常做的事情,一旦有何事不明,都會去拜神或者拜佛,以求解答。

小心的翻看了一下,陳逸不禁有些感嘆,道教文化的淵博,讓人心生敬意。

翻看之後,陳逸便將其放好,抬起頭來,這第八個隔間與第七個隔間的書架樣式,已然與之前的大有不同,似乎是為了更好的儲存,都是採用了帶有門的書架,裡面存放著一本本的古籍,有些看起來出現了殘破之意。

由於古代書籍的頁數限制,不能像現在這般製作太過厚重的書籍,所以基本上一套書都是十多本甚至於幾十本。

像明代的永樂大典,全書共二萬餘卷,其冊數達到了一萬多冊,約三點七億字,是華夏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只不過永樂正本尚未確定存在何處,而永樂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亡於戰火,現存不到八百卷,流傳下來的只有百分之一二,可以說是華夏文化的又一個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