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不同的書法

臨摹術其顧名思義,就是能夠讓宿主臨摹出來的東西,與原作十分的相像,可是陳逸看著眼前這幅與原作不一樣的書法,內心感到無比的怪異。

他使用臨摹術也有很多次了,以他的水平,就算第一次臨摹達不到原作的水平,也不會相差太遠,同時,在感覺上也有十分的相近。

可是,他透過臨摹術所臨摹出來的這一幅書法,與原作字型倒是相差不大,但是感覺完完全全的不同。

原作書法上,沒有半點神韻,有的只是描摹出來的形體而已,可是他現在所臨摹出來的這幅書法上,其中卻是帶著些許飄逸之氣。

如果按照往常,他以這幅書法為樣本,進行臨摹,所出現的也只會是沒有神韻的死氣沉沉。

只是因為他所擁有的這個技能是臨摹術,透過臨摹,給予原作者的一些心理感受或者字跡中的筆意,可以達到臨摹出來的東西,與原作無限接近。

當然,如果將使用臨摹術所感受到的一些東西融會貫通之後,再用書法術寫出來的,就完全是屬於他自己的文字,可是現在,用了臨摹術,所寫出來的只會是與原作十分接近的作品。

臨摹也是一種學習,但是也有完全以原作者的風格為目標進行臨摹,以求達到幾可亂真的地步。

如果不用臨摹術,他或許寫出來的會與原作不一樣,但是,現在用臨摹術寫出來的卻是比原作多了一些飄逸的筆意,而這些筆意,陳逸深深的知道,比他自己書法中的筆意更加的強。

這就說明。一件沒有神韻的書法,在他的手中,卻是臨摹出了神韻。

陳逸內心感覺無比的怪異,看著面前的兩幅書法。平靜了一下心神。坐在了書桌前,開始不斷的分析著。

他所臨摹出來的這幅書法上出現原作沒有的筆意。也是有著原因的,就是他用臨摹術時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在這些感悟中,就有著一些筆意筆風的東西在腦海中出現。只不過有些模糊,而且短暫罷了。

可是在這一幅完全沒有神韻的書法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感悟呢,陳逸十分的不解,難道真如同他之前所猜測的一樣,這幅書法是原作者根據王羲之的真跡進行描摹的,所以其上才會存在著王羲之的筆意。

只不過為什麼用了臨摹術才能夠感悟到。而透過肉眼觀看,卻只能感受到這一幅書法,沒有任何的神韻呢。

如果裡面隱藏著東西倒也罷了,可是根據悟真道長的一些話語。這裡面根本沒有隱藏著書法。

難道說是書聖王羲之的筆意太過於強烈,這原作者透過真跡描摹下來的文字中,也是有著筆意沾染進來,並隱藏在其中不成。

陳逸搖了搖頭,這也太過於奇幻了一些,如果他現在對別人說從這幅書法上,感受到了王羲之的筆意,那估計不會有一個人相信,但是,這他所能想到的,唯一能解釋這種現象的理由。

悟真道長都能從山崖上跳下來,而毫髮無傷,這描摹王羲之的文字中,有些筆意,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非常奇怪罷了。

看著這幅書法,陳逸無奈一笑,如果鑑定術能夠再多五百年,或許他就能夠鑑定這件書法的資訊,也能夠知道這裡面所存在的一些秘密,只是現在,也只能透過他自己的分析,來進行鑑定了。

想了想,他覺得自己現在所能做的只是繼續研究,研究這幅書法所用的絹,包括上面的墨,透過這些分析出其大概的年代,究竟是唐代還是唐代以前的。

之後,再進行一段時間的臨摹,看看能不能感悟到其他的東西,如果到最後真的沒辦法,他覺得要帶出去讓高存志或者是他的師傅鄭老看一看。

畢竟這些老道士雖然懂得一些古物知識,但是絕比不上大半生都在古玩上進行研究的鄭老。

依靠眼力無法分辨,還有一些科學儀器可以藉助,就不相信,不能挖掘出這幅書法的秘密,陳逸點了點頭,只能先這樣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