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插要這個管子幹什麼呢。”王剛笑著問道。
“我也很奇怪,就是它沒有蓋子,我這多了一個蓋子。”藏寶人也是充滿了疑惑,現在都不知道自己的東西是什麼。
王剛繼續說道:“有了蓋子,那就不是花插了,當年你買的時候花了多少。”
“當時花了八萬塊。”藏寶人說道。
“八萬塊,雍正官窯的茶葉末釉,那真是撿漏了,來,請專家看看,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王剛笑著向鑑定專家臺指了指。
放到了專家臺上之後,幾位專家看了一眼,然後將東西遞給了陳逸,還是讓陳逸來說一說這件瓷器。
陳逸接過瓷器,將上面的蓋子拿下來看了看,又觀看其他的地方,然後笑著放到了桌子上,其實這件東西說來奇怪,但是在這個種類裡,還是屬於比較正常的。
“先我需要用瓷器做個演示,您不介意吧。”陳逸笑著向藏寶人說道。
“陳老師,您請。”藏寶人連忙說道。
陳逸微微一笑,從臺子下面拿出了一瓶礦泉水,然後開啟了蓋子,向裡面倒了一些。
“記住,朋友們,這裡面本應該是裝水的。”看到這一幕,王剛在旁邊插了一句話。
往裡面倒了水之後,陳逸將蓋子蓋上,一根手指緊緊的按在了蓋子的中央部位,而這中央部位是中空的,然後將蓋子提了上來,此時他按住中央部位的那根手指鬆開,而這個蓋子下面管子底部,卻是滴下來了一滴水。
“這掉下來的東西是什麼呢,是水滴,所以,這個東西,又叫做水滴,水盂,水丞等等。”王剛在旁邊又解釋了一下。
做完了演示之後,陳逸笑著說道:“就像王剛老師說的一樣,這確實是一件文房用具,它的名字叫做硯滴,專門在磨墨時滴水的硯滴,這個東西呢,在宋代就已經有了,最開始人們滴水所用的是水盂,可是在使用中現,用水盂往硯臺裡倒水時,往往水流過量,於是便出現了這種掌控水量的器物。”
“這硯滴是用了物理上的虹吸原理,手捏著中間這個地方,形成一種壓力,壓強,然後把蓋子提出來,手一鬆,水就掉下來了。”在解說的過程中,陳逸又演示了一次。
接著,陳逸又拿起了像管子的蓋子,“而這個蓋子呢,也做的非常有科學原理,上面有一些凸起的小點,這個是什麼作用呢,就是為了增加摩擦力,不會打滑,這個東西底下有款,大清雍正年制。”
“那麼究竟是不是雍正官窯呢,先,這個茶葉末釉,我們一看,非常的勻淨,同時呢,底下的三個足也是很特別,足上塗了黑,為什麼要塗黑呢,因為它是仿宋的。”
陳逸拿起這件瓷器,向著眾人介紹著它的一些特點,“宋代官窯,哥窯,都是紫口鐵足,它塗一層黑呢,彷彿就是鐵足了,如果現代人仿,是絕對想不到塗黑的,而且它的器型輕巧俊秀,各部分之間的比例,恰到好處,根據以上的一些特點,它確實是雍正官窯的一件茶葉末釉的硯滴。”
聽完了陳逸的鑑定,現場鼓起了掌,這一件東西,也是讓他們大開眼界,之前根本沒有見到過。
“陳老師,那它現在價值多少呢。”藏寶人面上露出了濃濃的笑容,追問道,來到鑑寶節目的,無非就是想要知道自己的東西是真是假,還有便是這些東西的價值。
收藏收藏,有些人玩的是文化,有些人則玩的是投資,玩文化的不會輕易出售自己的藏品,玩投資的就不一定了。
陳逸點了點頭,看了看桌子上的硯滴說道:“硯滴呢,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龍,有象,也有龜,你這個是比較正常的,現在,文房用具中,硯滴的傳世品非常少,又因為它的形狀小而不引人重視,許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用途,也就造成了它的收藏難度非常大。”
“在兩年前的一次拍賣會上,跟它一模一樣的硯滴,但是沒有這個蓋子,成交價是二十五萬三千人民幣,那麼你這個東西,儲存完整,應該要遠遠過這個價。”陳逸緩緩的說道,對於一些古玩文物的行情,他現在是非常的清楚。(未完待續……
第九百六十九章尋寶節目(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