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楊氏來了。
顏清覺得世事奇妙,幾日不曾提起顏家,今日一提便有顏家人到訪。
顏清還是在明間面見了她,“大太太請坐。”沒喚楊氏母親,頓覺輕鬆許多。
楊氏錯愕,又覺在情理之中,“幾日不見,清兒終究養出了些底氣。”
正是有底氣,才敢把敬稱換掉。
顏清沒答話,待月桂奉茶,捧起茶盅敬楊氏道:“請用茶。”
楊氏笑了笑,就著熱茶抿了一小口,是安神茶,隨意問道:“近日身子可有好些?月桂可有煮參茶給大小姐喝?”
月桂因顏清喚楊氏大太太,心裡莫名很緊張,聽得問話連忙答道:“大太太,大小姐近日都有吃藥調理身子,參茶每日有煮。”
楊氏送來人參一事,顏清很清楚,但千年人參藥效更佳,還沒喝她送的。
“你先出去吧,我有話與大小姐說。”楊氏細看顏清臉色,不比以前好,只是臉頰稍為沒以前瘦削,再調養些日子長點肉定然更加美麗動人。
月桂本來想等顏清指示,她讓出再出的,然而心念一轉馬上垂首退出去。
顏清很滿意她的做法,笑望著楊氏道:“大太太有話直說吧。”
楊氏性子還是那麼沉穩,眼神明顯能看出有心事,可舉止足夠端莊大方。
顏清懶得去猜顏家發生了何事以致她親自上門,說不說,如何說都是楊氏的事。
楊氏臉帶笑容,迎著顏清的目光道:“源哥兒,成哥兒兩兄弟在書院規規矩矩,與人為善,性子比較隨父親,這你是知道的。”
顏清對顏振業、顏振成兩個堂弟的印象僅停留在點頭之交的份上,振業是林氏所出,年十有四,還算溫文有禮;振成母親是魯氏,才一拾一歲,為人比較靦腆,從前喊清兒一聲姐也會臉紅。
“出事了嗎?”顏清沒有繞圈圈,直接問。
楊氏反而不太適應她這種說話方式,雖然看上去還是柔弱的舊面孔,可人心總是善變的,她自嘲地笑了笑,看著茶盅升騰的熱氣緩緩道:“源哥兒下午從樹上摔下來,所幸只摔斷了胳膊。成哥兒卻是和同窗打架,把人的眼睛打腫了。那人卻是……王丞相的外甥。”
她該開心的,平日裡沒少受林、魯氏欺壓,反正她親生兒子業哥兒謹守規矩沒出事兒,然而她心裡又有種兔死狐悲的感慨。
王丞相上有長姐,嫁與著名的大儒肖馳為妻,婚後育有兩子一女,與顏振成打架的正是王氏的幼子。
顏清心裡咯噔一聲,隱約感覺此事與己有關聯,得罪權貴可大可小。
“三叔和三嬸登門道歉了嗎?”她認為顏知樂夫妻必定登門拜訪致歉,請求他們見諒。肖馳堂堂大儒該是通情達理,按常理來說,該是得到原諒才是。
楊氏精深的目光露出一絲不屑,“成哥兒不過受了些皮外傷,可我聽說你三叔攔不住你三嬸,說到最後竟掉過來教訓別人沒管好兒子。這還得了?把人得罪了。本來你三嬸要親自過來找你,但我作為你名義上的母親,還是挺身而出才合適。”
顏清很佩服他們,這種事還能找到她身上?總不能他們確定了事因她而起吧?她也是推測而已。
她不著急說話,安靜地等楊氏。
“王太太懷疑有人故意挑釁他們武鬥,指名道姓要你查明真相。”這就是楊氏為何早不來晚不來,現在登門的原因。
顏清聽後合上眼,世界一片清靜,再次睜開眼,光怪陸離。事關堂弟,似乎不太好推脫。
“明日有勞大太太帶他們兩兄弟來找我,待我仔細問話,再到書院去。”
先從其中一方嘴裡瞭解事實,再到書院去查問會簡單很多,希望林、魯兩人別阻止兩兄弟出門見她。
楊氏卻道:“最好回府一趟。”
顏清輕輕放下茶盅,看著楊氏意味深長地說:“好母親,這才是你來這的最終目的吧。”一石二鳥呢,既利用她解決成哥兒的禍事,又可以想辦法將她拘在府裡。
楊氏目光微閃,“你可別瞎猜,王太太之命不可違,你還是得出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