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暗流湧動(上)

法醫走上前去,將圖片切換至面部特寫,手拿教鞭指向噁心的已經腫得如凸出的金魚眼泡的眼部周圍道:“大家看,不對勁的是這裡。每一具屍體近半的蜇傷都分佈在眼部周圍,每具屍體的每隻眼球都受到過三至十次蜇擊。我們都知道,眼睛是大腦的外露部分,眼球背後就是脆弱的腦神經。也正是眼球,還有太陽穴的等要害部位遭受了如此之多的蜇刺才導致這些死者在幾分鐘內受到劇烈的疼痛刺激而昏迷並在數小時內隨著毒液侵入腦部死亡。”

“這就是蹊蹺所在。以往馬蜂傷人,通常蜇傷都在背部或手部,頭部雖然也有,但極少,即便有也多為額部,後腦勺或面部,而不會如此頻繁地蜇刺眼部周圍的要害部位。而且,是什麼讓這些頭腦簡單的昆蟲認準了人的要害部位並且如此頻繁地發動致死攻擊的我們先不談,更蹊蹺的還在後面。”

鏡頭視角下拉,每一具屍體的口鼻處竟還分佈著十幾塊掐人直接將面板掐住再撕下才會留下的露出下面猩紅色的血肉的痕跡,痕跡周圍是一些麵包屑般細碎的黑色碎屑。

“這些死者的口鼻處都遭受過不同程度的破壞,經過鑑定是馬蜂啃咬所致,這些黑色碎屑是馬蜂的糞便。”說到這兒,被稱作小王的法醫不禁打了個哆嗦“寧局,恕我直言,您可別說我科幻片看多了。我認為,這些馬蜂是有智慧的,它們不僅會叢集攻擊人的要害致死,還會啃噬人的屍體,這是在赤裸裸地向我們人類這個種族挑釁宣戰。雖然科學研究表面馬蜂的食性是有一定的食腐性,但是啃噬死人的屍體,還是具有象徵性的面部,這恐怕是這世上的第一次。”

這席話引得所有人一陣嗤笑。

坐在長桌盡頭的寧局長抿了口茶,也笑笑道:“很好,小王你的意見很有參考價值,我會向上面反映的。還有哪位有不同的意見?”

“我有。”又一位警官自告奮勇地站了起來,這是一位消瘦的中年警官,矮小的個子,黝黑的面板披在窄小的骨架上讓他看起來有些猥瑣,但一對細小的眯眯眼卻滲透著隱藏極深的銳氣。

“劉所,你說。”

“雖然在技術上不可能,但我認為這些馬蜂是被人操控進行攻擊的,不然它們怎麼知道要攻擊人的太陽穴之類的要害,並且還會啃噬屍體,這明顯就是銷燬證據。”

平和而冰冷的話語讓整個會議室裡瞬間炸開了鍋,但瞬間就在寧局長的一聲咳嗽下被壓了下去。

“那好,姑且按你說的這樣想,請問劉所你有什麼證據嗎?”寧局問道。

“沒有。”瘦小警官無奈地說。

“那,這種做法在技術上有沒有實現的可能呢?”局長接著問。

“這個我們特地諮詢了華農的吳教授,還有省裡的幾位昆蟲學專家和法醫專家,得到的回答雖然是有,但是卻幾乎不可能。”一位30多歲,看起來很乾練的女警官站起來道。

“哦,說說。”

“吳教授告訴我們,馬蜂蜇人的時候會釋放一種資訊素,這種資訊素如果被其他的馬蜂嗅到,就會拼命地朝它所在的地方進行蜇刺。如果把資訊素留在人的眼角周圍,再釋放大片的馬蜂,是有可能達到這種成果的。”女警官道“但是,別說目前這種資訊素根本不可能被人工製造,就是可以,誰能夠悄無聲息地將它塗抹於好幾個人的眼角呢?”

寧局長:“那直接控制馬蜂蜇人是否可行呢?”

女警官:“也基本不可行,目前世界各國對昆蟲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昆蟲都是依靠特有的資訊素進行交流。目前對這方面的實驗顯示,人類只能透過在它們交流過程中混入一些其它的資訊素擾亂它們的感官讓它們陷入瘋狂或呆滯,或者用特定的資訊素,比如食物或它們交配時散發的荷爾蒙引導它們去向一定的地方,根本沒法達成殺人這麼複雜的命令。”

“是的。”另一位30多歲的男警官跟著道“省裡的專家告訴我們,美國軍方曾經研究過這些方面的東西但都以失敗告終。他告訴我們,美國人曾經試著製造出一種機械蜜蜂,讓它進入蜂巢之類的地方散佈讓蜜蜂陷入狂亂的擁有攻擊性的資訊素,看看是否能夠這樣間接控制蜂群執行殺人的命令,結果是由於人工無法仿製每個蜂巢特有的類似身份證明的資訊素導致其他蜜蜂根本不認這個來客,直接將其當作異類撕碎了。”

“而且,即便蜂類陷入狂亂,它們也只會胡亂攻擊,包括自己的同伴都是攻擊目標,而不是這樣如此井然有序地攻擊特定的目標。”這位男警官再一次切換了幻燈片,上面出現了陳志勳的照片“這些技術性的問題根本不在我們的職能範圍之內,我認為,我們應該從這件事情中的人的周邊關係入手。”

“羅警官,說一下你們走訪查出來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