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大學士劉健、李西涯……共十四名大臣,為殿試讀卷官。
紅木小几一排排的,碼放的十分整齊,上面筆墨齊全。
一通繁瑣的大禮之後,稷澂走過去坐在左邊第一個的位置,後面的貢士也依次落座。
側殿坐著本次的十四位閱卷官,待眾人答好後他們共同判定名次,倘若遇到猶豫不決的爭議,再交給道仁帝。
稷澂沒有急著翻開試卷,而是拿出小包裹,將裡面用油布連夜趕製出來衣裳套上。
還是小娘子想的收到,做了有備無患的準備。
稷澂自幼習武,反手係扣也做得行雲流水。
眾人都瞧見了他這件怪模怪樣的袍子。
緊袖口,後背係扣,料子也硬硬地,說不出的奇怪。
幸好今上仁厚,早巴巴的寬恕了眾人失儀之罪,不然就稷棉花這件奇裝異服,絕對可以治罪了……
稷澂便在眾人極為嫌棄的目光中,穿著這件袍子,用帕子擦乾淨了雙手,慢條斯理的翻開了試卷。
緊接著,他又開始提筆濡墨,刷刷地落筆,十分流暢。
而且,他也沒有因為衣裳的事兒,就弄汙了答卷,影響了卷面整潔。
此時其他貢士們的衣裳,還盡是溼漉漉的,連試卷都不敢碰,生怕一碰就弄汙了紙張。
同樣的時效下,人家稷棉花都開始答題了,而他們還在靜靜的用體溫烘乾衣裳……
這差距,簡直不要太明顯!
龍椅上,原本道仁帝正在打哈欠,準備偷摸的眯一覺,卻瞧見下頭的內侄穿上了一件奇怪的醜袍子,連料子也是不常見的那種。
他問了小黃門,才知道那是油布,可以防水的……
果然,隨著稷澂落筆,溼衣上的雨水沒有流在答卷上,弄出汙漬。
這個辦法倒是不錯,節省了很多功夫。
道仁帝給福娃使了個眼神,讓兒子去問問這衣裳是怎麼想出來的。
福娃奉命探了幾句,得知是小魚仙令人連夜趕製的,心頭又驚又喜。
小魚仙真的很聰慧,非常人能及得。
道仁帝聽罷,微微頷首。
那個小丫頭雖然事多了些,但可見是個旺夫的……
沒錯,處在深宮的道仁帝,也聽說了未央郡主旺夫的那些故事。
聽了之後,他對夏藕也沒那麼牴觸了。
畢竟一個弱女子若是不厲害點兒,如何在那種地方堅挺的活下來?
稷澂身邊的人還在繼續用體溫烘乾溼衣,而他卻已經灑灑洋洋寫出一大篇的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