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三章 屁股決定腦袋(6K字)

但會加上個“代理”的字首,表明此人的差遣級別高於本官,而且當不了太久便會被吏部收回。

官大一階壓死人,來安縣令本官比李延慶低上兩階,加之李延慶的尊貴身份,因此縣令在李延慶面前很是直不起腰。

僅耗時兩刻鐘,李延慶就與縣令敲定了補給的具體數額,隨後出城與尹崇珂匯合。

“都談妥了?”尹崇珂正坐在一把可摺疊交椅上,手中握著一塊啃了一半的燒餅,餅間還夾了兩塊乾肉。

立刻有士兵給李延慶也攤開了一把交椅,李延慶順勢坐下:“草料和糧米都談妥了,等咱們啟程,運糧隊會跟在後頭,送到預定的營地。”

糧米、草料、牛皮、牛筋在此時都是秋稅的徵收品,來安縣衙庫存尚可。

“那就再休息一陣...”尹崇珂低頭啃了一大口燒餅,趕了半天路他已是又累又餓。

嚥下燒餅,拿起牛皮水囊痛飲一番,尹崇珂打了個飽嗝,問道:“推官還沒用餐吧?”

說著,尹崇珂扭頭對部下道:“還不快給推官拿吃食和水來?”

“不必了,我早已用過。”李延慶擺手拒絕。

修整一陣後,兩百多騎再次踏上征程。

離開來安縣往北,荒地愈來愈多,農田愈來愈少,官道兩旁的房屋也逐漸稀疏。

黃恤騎在馬上左張望右張望:“郎君,我聽聞全椒縣那邊不少百姓都做了客戶,可這來安縣如此多荒地,為何那些客戶不來北面開墾荒地?反而甘願給別人做客戶?”

周朝有墾荒令,南唐也有,皆鼓勵百姓開墾荒地,並且免除數年賦稅,但兩國境內仍舊有大量荒地無人耕種,這一方面是因為人口稀少,另一方面也與土地效率有關。

“這個問題倒也簡單。”李延慶指了指左前方的一大塊荒地:“你可曉得,若是要將這片荒地變為熟田,需要多長時間?”

“這...五年可行?”黃恤從小就去了少林寺,對農事知之甚少。

“少了,十年都不夠,甚至需要近二十年的不懈耕種,一塊荒地才能變為每年穩定產出糧米的熟田。”李延慶搖了搖頭:“替人做客戶,雖然只能拿到收成的一半,但耕種的最次都是中田,耕作一畝一年就有一石收成,而耕種這荒地,頭幾年顆粒無收都是常態。”

黃恤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多謝郎君點撥。”

與黃恤聊天,李延慶感覺自己就像是名老師。

黃恤性格天真爛漫,對各種社會常識一知半解,經常會提出些讓人發笑的疑問,但他無疑令隊伍的氛圍一直保持一個較為輕鬆的狀態。

又行了一陣,李延慶抬頭望北,是連綿的群山,也是叛民們曾經的藏身之所。

李延慶不由有些感慨:“白塔鎮乃兩條要道交匯之處,是來安縣北面最大的市集,希望這夥叛民被白塔鎮的富庶迷花了眼,在白塔鎮多逗留些時日,千萬別逃回山中,到時候再想剿滅就難咯。”

此時,一名尹崇珂的親兵打馬來到李延慶佇列前:“李推官,尹指揮有事相商。”

李延慶跟著親兵來到隊伍的最前頭,尹崇珂正望著北面的一座山嶺出神。

“尹指揮。”李延慶馭使坐騎來到尹崇珂身旁。

尹崇珂回過神來:“李推官,聽嚮導說,北面這座山嶺名為黑虎嶺,乃是去往白塔鎮的必經之路,我打算今夜將營安在黑虎嶺的山頂,推官意下如何?”

李延慶打量了一眼所謂的黑虎嶺,無非是座兩百來米高的山丘,無甚特別。

霎時間,黑虎山上忽然傳來陣陣威厲刺耳的虎嘯,一股涼風隨之刮過,揚起朦朧塵土。

李延慶手心有些發汗:“原來嶺上真有虎。”

“不然怎會被稱為黑虎嶺呢?”尹崇珂鬥志激昂,面泛紅光,他很想將這頭傲嘯山林的虎大王變成他的坐墊,以及吹噓的資本。

李延慶稍稍握緊韁繩:“黑虎嶺上樹木繁茂,指揮就不怕叛民在山上設伏,或者夜間襲營?”

“設伏?襲營?哈哈哈!”尹崇珂仰天大笑,扭頭對李延慶道:“我倒正希望這些叛民送上門來,那就承推官吉言,咱們山上過夜!”

望山跑死馬,黑虎嶺明明就在眼前,但等到所有人翻上山頂,月亮早已懸掛山崗。

運送糧草的民夫不願走夜路回來安,李延慶與尹崇珂商量一番,將他們安置在營地的西南角,這樣即便叛民真來襲營,這些民夫慌亂之下也不會衝散陣營。

安營紮寨、佈置拒馬、埋鍋造飯、設定暗哨...近三百號人忙碌到了半夜,才將幾道工序辦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