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一章 明朝海盜

到了這裡,很可能又有人要說了,那些可都是大海盜啊,本來就是和官府作對的武裝勢力,怎麼可能因為朝廷不允許製造,就不製造啊。

而且,那會的大海盜基本上在岸上可都是勢力龐大的鄉紳,在皇權部下鄉的大明,那可是土皇帝似的人物啊。

確實,當時的社會風氣確實是這樣的,而且,打海盜們也不可能遵守大明的法律。

但是,雖然大明是皇權不下鄉是沒有錯,可海船這種大傢伙,可不是什麼犁地的耙子、做飯的菜刀之類的物件啊,根本不是窮鄉僻壤的小作坊有能力製造出來的。

在這個時代,海船,哪怕是十幾噸排水量的近海小海船,那也是“高科技”的範疇,只能到專門的造船廠,找懂行的工匠們去定做。

而能夠製造海船的造船廠,一般都有很多的限制條件,食物、飲水、木材、鐵料等物資的運輸需要良好的交通條件。

陰乾木材的廠房需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各種配件的製造和生產,需要專門的人員和技術來製造。

這些問題逼得農業社會只能把廠子建在繁華的城市或者是城市周邊地區。

大明雖然講究皇權部下鄉,但是對於城市的掌控能力,那真是沒得說。

不說那些錦衣衛、東廠、西廠之類的特務機構,單單是各級衙門的胥吏,甚至是最底層的白役們,簡直就是一群包打聽,他們可是能監視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的。

要是有人想要在大明的城市周邊違反禁令,私自制造超標的“大海船”,那麼,光是從造船的源頭,“超標的龍骨木”這一條上面,就能卡死這些想要違禁的傢伙。

哪怕千辛萬苦的找到了“超標的龍骨木”,造船的阻礙,也還遠遠沒有結束。

大明的造船技術是有著相應的傳承的,已經有了科學的“標準化”建造方式了,哪種船能造多大,要用多少木頭,都是有一套詳細的資料記錄的。

那麼大一艘海船,製造起來很麻煩的,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多。

造船廠建造在城市內,想要悄無聲息的製造超標的船隻,還真的是不可能的事情。

海船被放在船臺上,超沒超標,稍微懂一點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所以,大明海盜中的超級大勢力,像是李旦啊,顏思琦啊,鄭芝龍啊,劉香啊等等人物,雖然能夠鑽政府的空子,輕鬆的拉出幾百上千艘的船隻,組建自己的船隊。

但是在噸位上,還真的沒有幾家敢於公開的建造超標的“大船”。

這樣一來,王國那全部排水量超過200噸,有很大一部分有著300噸排水量的“大海船”船隊,真的就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

更何況,哪怕是有了大船,海盜們也沒有辦法弄到足夠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