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能夠將這些學完,生活中常見的數學運用全部都夠了。
當程雲將最後一個九九八十一寫完,將毛筆放下。
“終於寫完了。”
“雲弟你這些是跟誰學的?”
面對如此有震撼性的東西,蔡琰覺得十分不可思議。
如果剛剛程雲編寫語文教材時說出的三字經和山坡羊潼關懷古都還在她能夠理解的範圍內。
畢竟這些東西其他人也能寫出來。
但程雲這次自己一個人單獨寫的這些,完全就是在顛覆了他前面所說的數學。
這將是一套全新且完整的體系。
在數學一道上,他的這次創作就像儒學之於孔子。
如果是程雲自創,那就是這一道的祖師。
對於這個程雲不好推辭,只好說道:“這是我以前在學習算術時覺得寫的太麻煩了,所以就創作了這個。”
聽到這裡,蔡琰對於程雲眼神已經充滿了崇拜。
自己這個丈夫到底是個什麼人,他腦袋到底是怎麼長的。
程雲的這一系列操作將蔡琰心中那股對數學的好奇心勾了起來。
於是她就成為了程雲的第一個數學學生。
由於蔡琰本身就會一些基礎的算術知識,所以學起來十分的快速。
最後她已經可以熟練地進行成千上萬的加減,一千以內的乘除。
看著自己的運算如此快速,她也有些不敢相信。
“雲弟,這個要是普及出去,那麼對於整個社會都是改革性的。”
“嗯,我準備在學校沒建立起來之前先讓父親在官府中推廣,畢竟他們也需要用到數學。”
準備好了這兩本教材,程雲就讓蔡琰整理了一下。
在此期間程雲將標點符號也給蔡琰說了一遍。
聽完這個她又有些疑惑了,“雲弟,這些東西用來幹什麼,我們現在的文章我們都能看得懂,何必需要這種斷句的符號。”
“而且如果一個人讀書斷句都不會,那他還讀書來幹什麼。”
聽到這個程雲感嘆了一聲,果然想要他們接受創新是比較麻煩的事情。
特別是在文學方面。
“琰姐,我還是要強調一下,我這些是給那些剛剛學習的人。”
“再說所有人都有學習的權力,我們應該讓知識和文字變得更加親民,讓他們更加的簡單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