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集體備課,就是以備課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教學設計、反饋教學實踐資訊等系列活動。
這項活動一般由教研組組長統一組織,在集體備課之前,會通知參與備課的老師認真研讀教材和大綱,並且明確活動中的“三定”:即定時間、定課題、定主備人。
“小陶,這一次的集體備課,是在上週就已經定下來的,而且我還是這次備課的主備人,估計在這之前你也沒有認真研讀過教材,所以待會兒研討的時候,你就認真的在一旁聽著,有什麼不懂得地方記下來,回頭結束的時候我會跟你解釋的。記住了,眼勤、手勤、口勤!”
去會議室的路上,陳天祥小聲的對陶禮說道。
“我記住了,謝謝陳老師了。”對於陶禮而言,不論是備課還是主講,都是全新的體驗,陳天祥這樣做,無非是想讓他早日熟悉教學流程。
“這次集體備課的內容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三角函式之間的關係這一小節,這是我自己寫的教案,離備課開始還有十多分鐘,一會兒你趁著這段時間抓緊看一下,免得到時候聽得雲裡霧裡的。”
說著,陳天祥從公文包裡掏出一本類似於筆記的東西遞了過去。
陶禮接過教案,感激的點了點頭。不論是教師還是其他職業,有陳天祥這樣的領路人是十分重要的。
來到會議室後,陶禮搬了張椅子,坐在了陳天祥後面,然後就拿出那本教案,開始認真的讀了起來。教案的編寫是能夠完整的反映一名教師教學理念的。雖然說三角函式這一章整體內容來說並不複雜,但是要想思路清晰地將裡面的重難點傳達給學生,還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會做”和“會學”是兩回事,“會學”與“會教”更是天壤之別,“教”與“學”是連線老師和學生的自然橋樑。
“在這次備課正式開始之前,我們先對主要由陳天祥陳老師設計的圓錐曲線這一節內容的課件再討論一下,如果沒什麼問題的話,這份課件我就要上交給教務處,作為我們教研室今年的精品課件上傳到學校的教學網上了。”
見時間差不多了,坐在會議桌中央的楊忠明率先說道。
“陳老師設計的課件,還要討論什麼?直接透過了。”
“就是呀!我們教研室還有誰能在這方面比陳老師還權威?”
“老楊,以後這樣的事情就別拿出來問我們了,你自己決定就好了!說的就跟我反對你就不會上交似的。”
這位老師的玩笑話,讓其他的人忍不住會心一笑。教研室的老師之間雖然存在競爭,但都是良性競爭,所以整個教研室的風氣還是很好的,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會經常聽到。
見大家沒什麼意見,楊忠明示意大家安靜一下,然後說道,“既然這樣,那我就預設全票透過了。接下來我們就進入這次備課的主題吧!”
“等一下,楊老師,我還有點問題,能不能把我上次做好的那個課件再重頭到尾放映一遍呀!”
楊忠明話音未落,陳天祥李立刻就說道。
“怎麼了陳老師?課件我看了呀,不存在什麼問題呀!”楊忠明好奇的說道。
其他老師也是一臉不解的看著陳天祥,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你先放一下吧。要是不方便的話也沒什麼,但是先不要上交到教務處,我想再改一改。”陳天祥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