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會是第幾我不知道,但肯定要比上次的期中考試要好!”
“這不廢話嗎!咱們班上次是倒數第二,這一次要是還沒有期中考試考得好,那也太對不起陶老師了吧!”
“就是啊!想想陶老師給我們制定的複習計劃和錯題集,怎麼的也要進步五六名吧!”
“雖然陶老師的目標是平均分能考到理科班前五名,但我覺得只要能達到中上游的水平,那我們班這次就算是成功了!”
“雖然說得挺有道理的,但我還是覺得考不到前五的話,挺對不起陶老師的。”
…………
本來這個微信群,就是由陶禮建立的,建群的目的則是為了能夠方便大家交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惑,算是一個答疑群吧,裡面的老師也只有他一個,偶爾的時候,群裡面也會聊一些日常,陶禮有時間也會插上幾句。
本來陶禮就沒有經常開啟微信的習慣,但是這會兒剛到辦公室,凳子還沒捂熱,手機就一直響個不停。
陶禮原本以為會是宿舍的幾個傢伙在鬥圖刷屏,甚至是直接在群裡開車發小影片,還想著罵他們幾句,但是一拿出手機,卻發現居然是18班的>
“不管考的怎麼樣,老師都以你們為傲!趕緊複習下一門科目吧,這段時間辛苦大家了。”
看著群裡的學生一個個都替自己著想,陶禮內心一陣感動,也沒有說什麼苛責的話語,只是讓他們繼續複習。
陶禮的出現,讓正聊到興頭的18班學生立刻變得鴉雀無聲。
“陶老師您辛苦了!”
過了大概有一分多鐘的樣子,課代表張星晨第一個在群裡這樣說道。
接著,下面齊刷刷的全都是“陶老師您辛苦了”這樣統一的回覆,從陶禮的視角來看,格外的整齊劃一。
56名學生,56個統一的回覆,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陶禮無聲的笑了,從張星晨的回覆開始,一直看到最後一個回覆結束,陶禮滿意的收起了手機開始準備接下來的閱卷工作,而18班的學生,在回覆完這句話以後,也是認真地進入到了複習狀態。
下午四點半,數學教研室的老師陸陸續續的從各自的考場,帶著答題紙回到了辦公室,因為接下來沒有監考任務,所以這一次期末考試的數學閱卷工作,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了。
“要不還是按照上次期中考試的分配來進行閱卷吧,也就省的再次安排了。”將所有的試卷集中到一起之後,楊忠明對大家說道。
反正一直都是那麼幾個老師,不論誰批改哪一道題其實都差不多,楊忠明也覺得沒有必要重新分配任務了,就按照上次的安排挺好的。
“沒問題。”
“都行都行。”
…………
楊忠明話剛一說完,其餘的老師就紛紛表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