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稱呼為大王里長,乃因當年同時有個小王里長,小王里長病死後張里長繼任。
如今,蘇里長和大王里長都過世了。
就算如此,也輪不到張碩來當里長吧?和張碩一樣,秀姑首先就想到自己家只有四十畝地,村裡比他們家地多的有好幾家呢。大王里長的大兒子繼承了兩百畝地,小王里長的兒子也有一百七十多畝地,就算蘇里長唯一活著的孫子也有一百二十畝地。
見郭大海和張碩一同進家門,秀姑趕緊上前詢問。
郭大海看了一眼張家大院中聚集的一干女婦,她們都露出急切的詢問之意,也有一兩個家資富饒的不太服氣,含笑道:“咱們縣太爺知人善任,病癒後經過調查,知道了大哥在洪災、瘟疫中的所作所為,很是讚賞,說若無大哥,大青山村的損失更大。又聽說大哥性情仗義,識文斷字,所以縣太爺經過深思熟慮後,任命大哥為里長。”
單隻識文斷字這一項就足以彌補張家地少的缺憾了,更別提張碩頗有仁俠之氣,底下百姓賦稅徭役皆由里長負責,還要負責排解鄰里糾紛,最要緊的就是人品二字。若遇到一個貪婪成性的里長,欺上瞞下,日子本就不好過的百姓只怕更加困苦十倍!
這一番話,他在遇到張碩之前已經跟張里長和村中老少爺們仔細說過了,除了一兩戶不服氣想競爭里長的人家,其他人都很同意,尤其是老人,沒人不想要一個好里長。
老人們經歷的多,張里長之前的小王里長人品就不好,那時候交的稅也多,各樣雜稅湊在一起,基本上年年都得交一多半的收成,壓得百姓們喘不過氣,艱難之極,偏偏小王里長猶不滿意,經常在稅上再加一層,或者多收雜稅,說是衙門讓交這麼多。
張碩卻不是那樣的小人,一是現在朝廷賦稅減輕了不少,二是朝廷徵集民夫都付工錢,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徭役加在百姓身上,這是太、祖皇帝的功績之一。他們都瞭解這些政策,張家富足,張碩仁義,又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縣太爺,他們家的兒子讀書識字需要好名聲,張碩應該不會像沙頭村的里長扣著理應給民夫的工錢。
好不容易送走來道喜的家家戶戶,天色已經晚了,秀姑一邊攪動鍋裡的稠粥,一邊瞅著坐在灶臺前燒火的張碩,莞爾道:“恭喜了,小張里長大人。”
“媳婦,你可別笑話我,我還不知道能不能當好里長。”
張碩撓了撓頭,不小心帶了一片草葉子沾到頭髮上,秀姑忙伸手給他拿掉,“大海和張里長不都仔細和你說明了嗎?我相信你。如今接連天災,各處都一樣混亂不堪,咱們大青山村百廢待興,你多用點兒心思,一定會做得很好很好。”
“嗯,我一定好好做,讓你們孃兒幾個過上沒人敢打擾的好日子!”
秀姑笑道:“別的我不說了,明兒早上先給我們孃兒幾個磨點面是正經事。咱們麵缸裡的面不多了,米也就夠吃幾天,還得舂些米。”
做里長是好事,但也不能忘記過日子。
里長雖然是最低階的小官吏,壓根就沒有品級可言,但是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在縣城下面的村落裡地位一點都不低,可以說很有地位。
做了里長後,秀姑發現自己家的地位在村裡直線上升,出門時奉承的人多了,上門找麻煩的人少了,便是打秋風都不敢張口了。
里長管著賦稅、徭役和戶籍等,誰願意得罪里長?更不會沒眼色地來找里長家的麻煩。要知道,朝廷官府經常派發徭役下來,惹惱了里長,直接能把自己全家的壯丁都給抽走,而且也能找出五花八門很多徭役,挖溝築堤是役、押送糧草是役、守門是役、當兵也是役,就算有工錢,百姓也不願意被抽中,更別說有時候做了工都見不到工錢。不一定是里長扣下工錢,很多時候是上頭的官員作祟,大多數時候徭役仍然是免費而沉重的徭役。
這些想法無人不知,張碩心裡很明白,他最近很忙,忙著重新清點村中剩餘的人口和田地,忙著重新裝訂戶籍丁冊等。
除了投奔周舉人家的三四十戶連人帶田地都已經入周舉人的名下,村中也有不少人的田地掛在周舉人名下,那些人死後田地自然而然就歸周舉人了。剩下因災而絕戶留下無主的田地只有一百三十七畝四分地,連同房子的地基全部歸入公中。
秀姑吃驚地道:“這麼說,周家白得了很多地?”怪不得他們家淪落到這步田地,依然高高在上,似乎並無焦慮之色,田地可是百姓的根!
“嗯,不光咱們村,還有別村的村民有地掛在周舉人名下,有不少殷實之家,這些人絕戶了,地在周舉人名下,無法歸入公中,沒絕戶的人有子孫後代但地不在自己名下,向周家要了沒要回來,當初都在衙門過了戶了,所以周家現今已得一千九百六十七畝。如果周家以後翻臉不認人,就是不把活人的田地店鋪歸還,那些人也無計可施。”
做了里長該做的事情,張碩很清楚周舉人名下的田地,足足有八千六百畝,多得讓人駭然,偏偏現在朝廷關於這方面的律例比較混亂,沒法制止他這種行為。
這就是將田地店鋪掛名於舉人的弊端了,過戶就是周舉人的了,偏偏很多人為了少交稅,壓根就不想想周舉人翻臉後自己家該怎麼辦。那些曾經投身為奴的人,周家不同意,他們也沒辦法脫籍,真的鬧起來,周家怒了,可以告官說他們是逃奴。
這件事報往衙門,衙門中活著的官吏見到具體的數目,無不吃驚異常,但也沒辦法解決,最終由掌管各村此事的官吏報給縣太爺。
縣太爺早對周舉人此舉不滿了,當即要見張碩。
對於張碩,他算是早聞其名。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