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在不斷的從上面用營養液進行滴灌。
至於像西紅柿,茄子,黃瓜這種掛果類的作物。
則採用包根種植的仿製,平排栽種。
而他做出來的PPT效果圖,也一下就打動了肖鋒和何小君。
按照陳鍵鋒的說法,使用他的技術。
就比如濱城這邊,目前常住人口已經有七百多萬。
如果要給這麼多人供給蔬菜,他只要在城北郊區,一個三十萬方的工廠廠區面積就足夠了。
他可以蓋一百多座大型玻璃溫室,每座都要又十幾米高。
而每一座的單季產量都可以高達上百噸。
前期肯定是賠本的,不過只要運轉三個週期,基本就能賺回前期投入的成本了。
第四季就能打平,第五季就能盈利。
按照三個月未一季的週期來算,一年可以種植四輪。
因為是溫室種植,所以完全無需擔心自然節氣對蔬菜的影響。
而且也根本無需擔心什麼乾旱,冰雹,洪水之類的自然災害。
反正只要不是地震,海嘯這樣的天災,那根本都不會影響他的生產。
而搞無土栽培這一塊,最主要的成本,其實就三塊。
一塊是土地和溫室大棚的硬性材料成本,這一塊根本無法避免。
另外一塊,就是搞無土栽培需要使用的營養液,以及溫室自動監控,以及控制系統。
這個就屬於技術成本了,以前我們都是要引進國外的技術的。
就比如營養液這一塊,我們大多使用的都是通用營養液。
通常都是木村B類營養液,或者是荷格倫營養液。
就是什麼硫酸銨,硫酸鎂,硝酸鉀,硝酸鈣之類的化學制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後用水稀釋。
但這只是最普通的通用性營養液。
其實歐美日的那些大型農業公司,在營養液方面都有自己的獨門配方。
而這些配方是從不對外公開的,而使用這些營養液培育出來的蔬菜,才會具有塊頭大,外表好看,口感獨特等風味。
而且還會具有抗病害能力強,生長速度快,週期短等等特效。
而這樣的營養液,我們一般是搞不到的。
不過現在,陳鍵鋒自己就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所以這就給他的公司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尤其是他自己研發的這套有機介質,那更是大大降低了從日本採購的成本。
以前咱們國內的溫室種植商們,很少會在溫室內種植西紅柿,茄子,黃瓜一類的作物。
因為一來佔地較大,而來就是成本不划算。
因為咱們沒有有機介質的培養技術,需要從日本進口,這就大大提升了成本。
或者是咱們也想過自己培育有機介質,但效果總是不太好,而且還很容易混入病毒,導致種植失敗的案例。
所以一考慮,咱們也根本就不缺土地,索性這些蔬菜,就不搞溫室種植了。
直接在土裡面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