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名廚集團可不打算上市的,而且此前雖然也給出了一定的股權激勵,按照乾股分紅的辦法。
可肖鋒思來想去之後,都覺得不太合適。
畢竟公司今後越做越大,給出去的獎勵也會越來越多,這對他而言又不太划算。
最後當有人給他介紹了香江很多大公司的做法之後,他覺得這個辦法就非常好。
在香江100家公司裡,99家是沒有股權激勵架構的,可他們的公司卻依舊運營的非常好。
就比如李超人的和記黃埔,規模做的那麼大,可也依舊沒有股權激勵制度。
那你說他手下那些幫他開疆拓土的大將,該如何能安心為他工作?
很簡單,李超人的辦法就是給高薪。
在他手下,光是年薪過億的高管,就最少有四個。
至於年薪超千萬的,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
大家都扒拉扒拉看看,這年頭有多少企業,累死累活,一年也賺不到一個億淨利潤的?
能賺過千萬淨利潤的又有多少?
而且一家企業一年就算淨利潤過億,過千萬,那作為企業的掌舵人,一年要操多少心,費多少神。
而作為和記黃埔的一員,你只要完成上級給你的任務,然後有閒暇能力的情況下,在超額完成一些任務,你就能拿到這樣的薪水了。
這不比自己出去創業當老闆,風險要低得多?而且也能活的時間更長!
而且人家的制度,可絕不僅僅是隻有死工資這一說的。
人家還會規定,你今年的任務是多少,你完成了多少,如果超額完成,那麼超額完成的部分,收益又會劃分出多少給你。
這是對於做業務的。
那麼對於做財務和人事的,人家還有另外一套獎懲機制。
比如你今年培訓了多少員工,把多少普通員工,培訓提拔成為中層幹部。
而將來你為公司培養的這些人才,他們為公司做出的貢獻裡面,還會有一部分算作是你的功勞。
你還是能夠從徒弟的功勞裡,獲得收益的。
這樣一來,就杜絕了師傅敝帚自珍,有自己的獨門絕活,但卻不外傳的現象。
其實這就是一種非常不錯的,合夥人激勵原則。
也正因如此,人家香江的企業,雖然沒有股權激勵的制度,但卻依舊可以做的那麼大。
而且那邊的員工,也大多願意在一家企業從一而終。
不像我們的員工,在一家公司幹上幾年,就要跳槽。
因為不跳槽,原公司是真的不會給你漲工資的。
要麼就是員工,在企業裡學會了核心技術,掌握了客戶資源。
然後就自己跳出去單幹,最後整個行業,都充斥著各種惡意競爭的現象。
明明一個很好的行業,最後硬是被惡意競爭給做爛,平白無故的便宜了外國的企業的情況。
而這樣的情況,在香江的企業身上就很少發生。
而且香江的企業,還大多都是出於傳統行業內。
比如食品,服裝,外貿,航運和房地產等等。
這裡面就以李錦記,和和記黃埔的打工人制度就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