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章 第三個倖存者

1

一束強光打在有些生鏽的鑰匙孔上,馬卡羅夫顫抖地用鑰匙開啟了房門,這是他兒子維克多的公寓,半年前,維克多就被人殺死在這間公寓的衛生間裡。

僅僅是半年光景,這裡已經積下了厚厚的灰塵,馬卡羅夫向牆上摸去,他想要開燈,葉蓮娜趕緊阻止他:“不要開燈。”

馬卡羅夫乾笑了一聲,道:“開也沒用,電早被停了,暖氣也停了,葉蓮娜,你再去看看,水和氣是不是也給停了?”

葉蓮娜去廚房檢查了一番,天然氣也被停了,只有水還沒被停掉,葉蓮娜翻出一塊抹布,開始打掃衛生,韓江和徐仁宇也幫著葉蓮娜,一起動手,幾人很快將公寓清理乾淨。

葉蓮娜特別檢查了每一扇窗戶,窗戶上都拉著厚厚的窗簾,密不透風。做完這一切,四個人圍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葉蓮娜點燃了剛才翻出來的一支蠟燭。

蠟燭發出的微弱亮光照在每個人臉上,燭光給大家帶來了些許暖意,但是呆在這沒有暖氣的房間內,還是讓人不禁瑟瑟發抖。大家誰也沒說話,一陣沉默後,葉蓮娜打破了這沉默:“明天早上我出去多買點蠟燭和食品,還要買電池。”

“你現在出去還安全嗎?”韓江關切地問。

葉蓮娜笑道:“你放心,在彼得堡,伊留金是抓不住我的。”

韓江還想再說什麼,卻被馬卡羅夫打斷了:“但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那塊玉插屏隨時有可能離開彼得堡,還有唐風……所以我們必須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馬卡羅夫的話提醒了大家,韓江疑惑地問:“我一直沒弄明白,那夥黑衣人是如何盜走玉插屏的?”

“伊留金做事太不謹慎,我對他說過玉插屏存放的地點要保密,他卻對很多人都說了,並信誓旦旦地宣稱地下室的‘彼得小屋’固若金湯,沒人能盜走玉插屏。”

“可他們具體又是如何進去盜走玉插屏的呢?”

“對於真正的高手,這有何難?你既然能從裡面逃出來,他們就能從裡面將東西盜走!伊留金就是對自己太自信了,殊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葉蓮娜解釋道。

“好吧,就算這樣,那麼你認為現在玉插屏會在哪裡?”韓江問葉蓮娜。

“這個我不知道,不過,我想玉插屏暫時還沒有離開彼得堡,伊凡洛夫在電話裡對我說過,伊留金已經嚴密檢查公路、民航和鐵路,以防玉插屏離開彼得堡。”

“但願如此!不過,這也就是說,我們也出不去了。”韓江道。

韓江的話讓葉蓮娜陷入了沉思,她在想著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腦中卻如一團亂麻!就在這時,馬卡羅夫忽然看見徐仁宇手中正在擺弄的一支鋼筆,他痴痴地看著那支鋼筆,讓徐仁宇渾身不自在,徐仁宇疑惑地問馬卡羅夫:“您……您幹嘛老是盯著這支鋼筆?”

馬卡羅夫回過身來,對徐仁宇道:“博士,請把你這支鋼筆給我看看。”

徐仁宇將鋼筆遞給馬卡羅夫,馬卡羅夫又仔細地端詳了好久,才又問道:“博士,這支鋼筆是你的嗎?”

徐仁宇有些尷尬地回道:“不是我的,是我前兩天撿的。”

韓江這時也注意到了徐仁宇的那支鋼筆,他認出來,那支鋼筆正是在下水管道那間地下小屋桌上見到的那支鋼筆。韓江見馬卡羅夫對這支鋼筆如此好奇,便問馬卡羅夫:“您認識這支鋼筆?”

馬卡羅夫並沒回答韓江,而是關切地又問徐仁宇:“撿的?你是在哪兒撿的?”

“在……在下水管道里。”徐仁宇見馬卡羅夫那副樣子,結結巴巴地回答道。

“下水管道?你快說說,這是怎麼回事?”馬卡羅夫緊緊逼問。

於是,韓江替徐仁宇解釋道:“那天,我們從聯邦安全域性逃出來,就逃進了彼得堡的下水管道,在管道里,我們撞到了一個白色幽靈,還有一個地下小屋……”

2

馬卡羅夫和葉蓮娜聽到韓江嘴裡說出“白色幽靈”這個詞時,都是一驚,韓江又繼續說道:“我們一路追尋那個幽靈,來到了一段廢棄的管道中,這裡有一間建在管道中的小屋,屋內,還亮著幽暗的燭光,似乎還有人在那兒居住,我們在那兒發現了簡單的傢俱,食物,書籍,還有這支鋼筆。”

“真的?想不到彼得堡還有這樣一個地下世界!”葉蓮娜驚歎道。

“幽靈?韓江,你能給我具體描述一下你所謂的那個幽靈嗎?”馬卡羅夫問道。

韓江努力回憶著,“那個幽靈我只看見他渾身白色,似乎是穿著一件白色的長袍,光線太暗,而且,我只看了一眼,那個幽靈就消失了,所以我們很難看清楚它的真面目。”

“是這樣,那麼你認為這個所謂的‘幽靈’,是人,還是真正的‘幽靈’呢?”馬卡羅夫問韓江。

韓江也在思慮著這個問題,沒說話,徐仁宇插話道:“你們聽說過冬宮幽靈的故事嗎?”

“冬宮幽靈?”葉蓮娜似乎從未聽過。

徐仁宇解釋道:“我以前在彼得堡留學時,就聽人說過,有人宣稱夜晚在冬宮和冬宮附近見到過幽靈,當時我不相信,不過,現在我開始有些相信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冬宮幽靈存在,我所接受的教育是不相信存在幽靈的,但單從我們碰見的那個幽靈看,我真的很難判斷那是人,還是幽靈。”韓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那你認為你們在下水管道中發現的小屋,會是那個幽靈的藏身之所嗎?”馬卡羅夫又問道。

“我無法準確判斷,也許,那是一個流浪漢的小屋,也許……那個幽靈就是這個小屋的主人。”韓江推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