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 火器匠人

五月初三。

這段時間大盤堡內萬事興旺,屯堡修建、軍屯耕種、肥皂作坊生產都在同時進行著。陳勳帶著幾名墩軍又往王家莊送了一趟貨,三千六百五十塊肥皂,換回了一千四百六十兩,加上之前劉衍手頭剩下的一些銀子,此時劉衍手中有一千五百多兩,也算是財大氣粗了。

陳勳在萬福油坊下了訂單,定下了兩百斤豆油,花去二十兩銀子,順便又買回了十幾頭耕牛,以及農具若干,又花去了一百多兩銀子。

劉衍這邊也在建堡上面花去了一些銀子,以及肥皂工坊的工錢等一系列的開支,算下來一千五百多兩還剩下一千三百餘兩,以至於劉衍也有些肉疼。

如今劉衍提拔了張義和汪博二人,張義帶人在夏河寨前千戶所一帶開石頭,汪博在屯堡內外監工,陳勳負責在軍屯那邊主事,王越則是帶著幾名墩軍負責屯堡內外的值守,並且還兼任著劉衍跟班的角色。

至於苗紹和許銘,因為二人是夜不收出身,劉衍也想要組建一支夜不收,於是便讓二人專心在堡內挑選合適的墩軍、青壯,這段時間只要沒有特別的事情,便可以便宜行事,主要任務便是挑人。

眼見大盤堡內外的事務都步入正軌了,現在手中也有了一些資金,劉衍便思考著要擴充兵力了,堡內十二個墩軍太少了,幾十戶軍戶、一百幾十人的人口,至少也要組建一支幾十人的兵馬才行。

不過此時堡內的事務太多,各方各面都要用人力,特別是軍屯那邊,至少在秋收之前是不能再削減人力了,所以劉衍考慮著是不是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操練,至少先將人馬的架子搭起來。

“萬事開頭難,先把裝備籌集一下吧,我看要去一趟王家莊了。”

次日,劉衍來到王家莊。

百戶官廳正堂內,看著滿面笑容的劉衍,王炆鎮不禁感嘆了一句,說道:“說吧,你老弟來找我有什麼事,我知道你向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

“正有所求。”

劉衍微微一笑,抱了抱拳道:“屬下今日過來,是想請老哥支援一些刀劍器械的,您也知道,我那屯堡初創,還沒器械防身呢。”

王炆鎮撫著下巴上的鬍子茬,沉吟半晌,然後說道:“也罷,我百戶官廳的武庫內還有一些長槍火銃,就便宜些給你吧。”

劉衍也已經習慣了王炆鎮的行事風格,那就是能賣的東西絕不劃撥,能收回錢的東西絕不浪費,於是笑著說道:“那就多謝老哥了。”

片刻之後,劉衍跟著管屯官嶽明去了武庫內,裡面堆了一些軍械,劉衍看了一圈,發現這裡大多是刀槍與三眼銃,於是劉衍問道:“沒有鳥銃弓箭嗎?”

嶽明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劉衍也只好作罷。

劉衍想了想,弓箭手訓練困難,一張弓的造價也不便宜,裝備起來價效比太低。而現在大明鳥銃的質量也讓人擔憂,暫時有刀槍與三眼銃也還不錯。

於是劉衍隨手拿起一根長槍看了看,只見這杆槍長約一丈,槍頭鐵製,形如鴨嘴,典型的大明制式長槍。不過劉衍嘆息一聲,可惜這批長槍的儲存不怎麼樣啊,槍頭都生鏽了,還有那些三眼銃,也同樣是鏽跡斑斑,劉衍甚至認為這些三眼銃開火便會炸膛。

劉衍嘆了口氣,這樣的兵器,這樣的質量真是不行,最後他選了三十根過眼的長槍與十把三眼銃,腰刀價錢由於貴被他放棄了,雖然現在自己手中還有不少的銀子,可是堡內家大業大的,用錢的地方太多,能省的還是省一些好了。

除了這些兵器外,劉衍還花了四十兩銀子買了三百多斤生鐵,買不如造,還是自己動手算了,將來自己麾下的制式裝備一定要是自造的。

劉衍取了長槍與三眼銃從王家莊回來,他己經決定自己打造一批兵器,接下來是兵器種類的選擇問題,無論是從實戰還是從自己的財務情況出發,他都必須先理清這個思路。

在前世,劉衍也曾讀過戚繼光的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記得在書中,戚將軍曾說過:斧、鉞、錘、戈、戟、鉤鐮等膽大藝精者可用,用於獨馬衝殺敵陣,卻不可教隊兵,不可堂堂當大敵。至於钂鈀、大棒與線槍幾樣多用於馬上,所以這些兵器劉衍暫時都不考慮,不好用,也用不起。

最後經過一番權衡,劉衍決定以腰刀、長槍、盾牌、火銃這幾種兵器裝備部下人馬。這幾樣兵器組合起來不但經濟實惠,而且長短並用、防守兼備,再加上劉衍的嚴苛操練,一定可以打造一支可戰的強軍來,這一點自信劉衍還是有的。

遠端兵器劉衍拋棄了弓箭,改而選用火銃,不是因為弓箭不犀利,而是製造購買成本太過高昂,而且合格的弓箭手也太難練,沒有幾年時間很難見到成效,劉衍沒有這樣的時間,也沒有這個財力。

火銃手的訓練簡單,一把火銃也相對便宜,使用火器也是未來歷史的潮流,劉衍沒理由不選用火銃。

算上陳勳手中的那把三眼銃,劉衍現在手上有十一把三眼銃,不過他內心渴望的是擁有鳥銃,三眼銃有效殺傷力也就在二十餘步,用於騎兵作戰還可以,步戰則是不太夠用。而鳥銃則遠得多,一把精良的鳥銃有效殺傷力可在八十步,這才是未來的主要裝備選項。

戚繼光曾贊鳥銃為臨陣第一利器,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歷史上戚家軍訓練鳥銃手,向在八十步立五尺高木牌一塊,鳥銃手三發一中,十發七中方為藝精。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