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如今閣老已經下了大決心,要開始向歐人展開反擊,在目前國朝的三面戰場中,我軍的兵力是最盛的,所以我軍也要打出成績來,要讓當面的英軍付出慘重的代價!”
眾人紛紛抱拳說道:“願隨主帥蕩平英軍,捍衛華夏!”
目前英軍已經開始全面採取守勢,不再執著於突破角硬水,而是開始在角硬水南岸大肆修築防禦工事,看樣子是準備等待明軍進攻,以消耗明軍的兵力,扭轉戰局。
對此,李定國沒有什麼客套話,直接開始對眾人部署作戰任務。
此戰,李定國手中有四十多萬大軍的兵力、至少八千門各式火炮,已經擁有了絕對的兵力和火力。
於是李定國當即決定全軍開始大反攻,以廣西、雲南、廣東三道駐防軍為第一個進攻批次,其餘各部梯次部署兵力,大軍於兩天之後開始強渡角硬水。
“兩天之後,集中全軍所有火炮,在摧毀南岸大部分防禦工事後,全軍開始強渡進攻!”
此時明軍各部已經蒐集了大量的船隻,屆時可以在炮火的掩護下,用這些足夠數量的船隻搭建浮橋,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搭建足夠數量的浮橋,供大軍渡過角硬水。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英軍方面定然會全力封鎖河面,到時候各部的傷亡肯定會不小。
所以李定國提前給眾人下達了死命令:“各部兵馬只能向前,沒有本帥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後退,違令者,斬!”
眾人當即領命。
其實不用李定國下死命令,此時在場的所有人心中都明白,這些英國人與滿清是一路貨色,都是狼子野心,一旦眾人守不住這裡,那些英軍必定會衝進廣西,繼而還會刺激歐人的野心,源源不斷的調兵過來,到時候就又是一場生靈塗炭。
軍議結束後,各部總兵官便開始積極備戰,李定國也將自己的中軍部署在角硬水北岸,準備近距離指揮大軍渡河作戰。
而此時在東南方向,南直隸總兵官瞿式耜、江西道總兵官呂大器也率部抵達了福州城外,並且開始在城外安營紮寨。
此番二人是按照參謀部和國防部的命令,率部增援鄭成功部的。
這一次,南直隸總兵官瞿式耜帶來了四營駐防軍,江西道總兵官呂大器帶來了五營駐防軍,二人為鄭成功增兵十五萬餘人。
而海軍部也下達命令,將北洋艦隊的第一支隊、第二支隊調來,連同還調來了至少兩千艘運輸船,負責為前線運送兵力和各種物資。
當日,南直隸總兵官瞿式耜、江西道總兵官呂大器在福州城外見面,二人也是多年未見,見面之後少不了一番寒暄,隨後便談起了當前的戰事。
“目前臺灣戰事,我軍已經取得了優勢,朝廷在這個時候增兵,無非就是要迅速結束戰事。要知道,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都開始從本土調兵了,朝廷是想在歐人援兵抵達之前拿下臺灣,然後便可以從容部署兵力,以迎戰歐人的援兵。”
這是呂大器在說著自己的觀點。
一旁的瞿式耜點頭贊同,說道:“其實歐人援兵不足為慮,那些戰艦、兵馬從幾萬裡之外趕來,等他們抵達戰場,黃花菜都涼了。而且敵軍的援兵不可能太多,幾萬人馬、數百戰艦已經是頂天了,即便是這樣,敵軍的後勤補給也是一個大問題。”
最後瞿式耜說出了自己的結論:“所以在我看來,國朝面臨的三個戰場,看似東南戰場敵人最多,其實是最好打,也是危險最低的!”
“嗯。”
呂大器贊同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只是東南戰場後續的麻煩太多,即便打贏了,朝廷還要在臺灣和東南沿海部署大量的戰艦和兵力進行防禦,這份開銷是少不了的。”
“而且,眼下朝廷同時在三個方向增兵,據說財政部尚書已經多次與商務部尚書會面,在多方籌措錢糧應對戰局了,畢竟國朝底子再厚,也禁不住如此消耗啊。”
瞿式耜說道:“放心吧,只要咱們打贏了這一戰,閣老一定會有辦法料理後面的首尾,咱們要相信閣老,沒有閣老辦不成的事情。”
“哈哈,此話在理!”
次日,福州城外的港口外,一支龐大的運輸船隊抵達,在外海上,北洋艦隊第一支隊、第二支隊也已經集結完畢,準備為運輸船隊進行護航。
南直隸總兵官瞿式耜、江西道總兵官呂大器各率兵馬拔營出發,在福州城外港口陸續登船,同時還有大批的錢糧、物資、兵備一併裝船。
直到傍晚時分,大軍才全部登船完畢,各種物資也全部裝船完畢。
在日落餘暉下,龐大的艦隊開始朝著臺灣島的方向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