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城也自然而然的道:“巨型總段造船法和總段工廠。是我們早就確定要擴散出去的,不過,具體哪個工廠能得到,就要看各自的條件了。平地造船法是大華船業的核心技術,不會予以轉讓的。”
“嗯……我贊同你的觀點,競爭產生力量。不過,你要注意說法。別被人抓住了把柄。”
“嗯?”
“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大華的擴散策略的。”丁志鵬提了一句,就笑笑道:“去了再看吧。”
蘇城頷首。
五郎多少有些緊張,他一直等到丁志鵬起身,往會議室去的路上,才低聲問蘇城:“有人不同意咱們大華的策略是怎麼回事?”
蘇城淡然道:“有爭論再自然不過了,大華是一傢俬企。用不著循規蹈矩的聽某個人怎麼說,最終要怎麼做,還是我們來決定的。”
“發改委的領導,要是讓咱們更改經營策略,咱們難道還能拒絕?”
“這種場合。不會有人直接干擾咱們的經營策略的,最多是敲邊鼓。讓咱們自己領悟罷了。”
“那咱們要是不領悟?”
“逆勢而行的領導,挺不到後面的。”蘇城的聲音很小,只有五郎和張超能聽到。張超作為職業經理人,已經相當夠格了,一些問題自己亦能想到。五郎屬於家族成員,數年以來都在經營大華海上運輸公司,這家大華系內最弱小和最邊緣化的公司,在大的方面,仍然需要不時的提點。
五郎低著頭思考。
張超瞭然。發改委是一個政策部門,這裡面的官員升職極快,潛力十足,唯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判斷錯誤。尤其是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哪個發改委的官員若是戮力指導某傢俬營企業的經營,甚至於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策略,那他的思維模式,肯定是無法幫他走上更高層的。
這樣的官員,蘇城即使無視了他,也不會有什麼隱患。
丁志鵬到了走廊的盡頭,推開了門。
蘇城落後幾步,又有意緩了一步,才跟進去。
“哐哐”。
裡面的人有的站了起來,有的伸著腦袋看,一陣推搡桌椅的聲音。
黑乎乎的幾十個人,令不大的會議室分外擁擠。
蘇城腳一點,險些踉蹌摔倒。
怪不得要秘書佈置,這裡面少說有四十號人!
丁志鵬所謂的坐一坐,還真是規模龐大。
蘇城一邊笑著,一邊觀察著下方。
在場的除了中船的孫道孚、榮尚國等8個人以外,剩下的大都是三四十歲的中青年官員。少數幾人坐在前面,剩下的圍坐成一圈。
“蘇城,我來給你介紹。這位是我們基礎產業司的陸司長……這位是我們產業協調司的馬司長……就業與收入分配司的張司長……經濟貿易司的黃處長……朱處長……王處長……祁蒙你認識的,如今是國民經濟綜合司的副司長了。”丁志鵬是副主任,比在場所有人都要高一級以上。不過,坐在前排的官員也各個手握權柄,
蘇城忙忙的握手,有些眼暈的笑道:“沒想到這麼多人。”
“你創造的船業結構,讓我們這麼多人無地自容啊。”丁志鵬再次握手,拍打著他的手背,笑道:“我們的祁司長,分析了大華船業,認為你們能在數年時間裡,解決數萬人的就業,間接解決數十萬個家庭的生活問題。這個報告,在我們發改委內部,引來了很大的震動,這不是,孫總找上了我,然後許多人都要求見見你,是不是有種大熊貓的感覺?”
下面傳來低低的笑聲。
丁志鵬繼續介紹道:“這些年輕人,都是我們發改委的課題組成員。主要做產業和就業的問題,怎麼樣。與大華船業很契合吧。”
“能給大家提供一個研究的標本,我也是一隻有為的大熊貓了,受寵若驚。”蘇城半開著玩笑。
眾人再笑。
笑聲之後,蘇城推舉到了前面就坐,面對半個圈的發改委官員。
這些年輕的發改委課題組成員,大都是低階幹部,只是每個人身上,都散發著金燦燦的光輝。正踩在無限寬廣的金光大道上。
對他們,以前的蘇城只有羨慕的份。如今卻能淡然處之。
一個國家,沒有優秀的官僚是不行的,但一個國家,只有優秀的官僚更糟糕。
雙方的位置,正說明大華實業踩在正確的時代步點上。
很快,前排的幾個人。開始很隨意的聊天似的詢問起來,說的內容,與丁志鵬前面說的差不多。蘇城儘管收斂了一些,回答的問題還是引來陣陣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