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立還在說著:“謝建,你覺得剛剛陸老師用的是什麼手法啊?我感覺他復位的速度好快,一下下就復位上去了。”
“不知道啊,我也沒看出來,這公眾號上面也沒寫復位相關的細節。我就看到。”謝建一邊說著,一邊打算站起來示範一下的,然後就看到了陸成就站到了幾個人的面前。
“陸老師。”
陸成正準備好奇地伸過頭來看幾個人在看什麼,幾個人都緊張地站了起來喊陸成陸老師。
陸成就說:“你們可以喊我陸哥或者成哥,我這都還沒有做好完全當陸老師的準備呢。”
“我看你們四個人聊天聊得火熱,都在聊些什麼呢?”
“就一個骨科的公眾號,經常推一些整理的知識體系。”周林立拿出來手機對陸成看,名字是骨今中外!
陸成接過手機稍稍一看,就說:“你們對骨科的復位還有點感興趣的麼?”
幾小隻都是猛地點頭啊。
開玩笑,之前謝建和李東山教授幾個人一起配合,都是好久復位不上去,李東山也是教授啊,但是陸成一去,與李東山教授一配合,三下五除二地就搞定了。
這前後錯差,簡直了好吧?
陸成便說:“骨折的手法復位得先看解剖知識。然後再根據解剖學知識與骨折線與骨折的移位不同,去臨時設定不同的復位手法。”
“所以其實你們現在要看的不是骨折的手法復位,而是關節脫位後的手法復位,去嘗試著去讀懂和理解為什麼關節脫位後的復位手法是這樣的。”
“每個步驟,會把哪些肌肉進行充分地牽拉,哪些肌肉會被借力,哪些肌肉能夠起到保護作用。”
“肌肉,在自主因疼痛失去了主動張力後,就如同一個機械性的力臂。”
“這上面整理的一些知識,看似系統化,但其實都是雲裡霧裡,你們可以作為一個大綱來看,但不能作為細節來看。”
“要不這樣吧,有時間,我給你們準備個小講課。然後你們聽完之後,若是有興趣,自己回去再進行整理一下,把自己整理的收穫,我們大家再來一起做個小討論,看能不能總結出來一些新的東西。”
“我也覺得,你們來我們骨科,我們急診創傷中心實習的半個月,若是能夠把關節脫位和復位給搞明白,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而且,這中間肯定還會穿插很多關節脫位復位的病人,就看你們各自的準備怎麼樣了,有機會的話,我會讓你們上手的。”
“讓你們親自感受一下獨屬於我們骨科的魅力。”
“赤手雙拳,也能夠獨當一面,有些疾病痛苦,真就是手到病除!”
陸成一邊誘惑性地笑著,一邊給骨科拉起人氣來。
骨科要發展,就要人才,人才從哪裡來,除了外面跑回來的撿漏,那就是從實習生中開始挖掘,讓他們對骨科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這就是骨科的人才儲備。
這些人,也必然是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湘雅二醫院年輕一輩的掌舵人,人來人去,新舊更替,這是萬古不變之理。
陸成雖然人不老,但是處在了總住院這個位置,就該思考這個位置該思考的問題,偶爾開始以骨科這個大方向來思考問題。
畢竟,雖然林輝已經不在湘雅二醫院,但是他傳達給陸成的任務,陸成一直都記得的。
湘雅二醫院,該如何走出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