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這個領域,不同於其他領域,專業性非常強,一知半解的人搞金融,只會吃大虧。
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人士做,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當然,為了防止黃德恩矇騙徐青,以後徐青會派人在霸王龍基金會任職,監督黃德恩,不過現在還不需要。
另外一個原因是霸王龍基金會不同於徐青的其他公司,那些公司需要徐青不時的顯示存在感,而霸王龍基金會卻不需要。
和黃德恩一起吃了午餐,兩人在餐廳門口分別,徐青來到卡尼集團。
徐青來到卡尼集團已經是下午2點半,剛才和黃德恩吃飯到中午一點半,來的路上用了半個多小時。
下午2點半,卡尼集團的已經是上班事情。
徐青直接來到卡尼集團的總裁辦公室,來之前已經通知過徐青回來,所以卡尼集團的總裁吉納特正在辦公室等候徐青。
吉納特是徐青接手卡尼集團後選的的新總裁,徐青不可能親自管理卡尼集團的日常事務,只會在大方向,公司策略一些事情上親自處理。
吉納特是徐青親自挑選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在食品行業工作了幾十多年,擔任過多個大型食品公司的高階管理位置。
不過徐青真正看重吉納特的不是幾十年的食品行業的工作經驗,而是吉納特的開拓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特別強。
尤其是接受新事物能力這點,徐青很看重。
現在網際網路大爆發,所有行業都會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有些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公司領導人,已經開始利用網際網路結合公司的業務。
吉納特在上一家公司也是這樣做,但很不幸,上一家公司的股東對吉納特的做法表示不理解,雙方發生衝突,最終吉納特出局,離開了公司。
在面試的時候,徐青發現吉納特對網際網路的理解遠超這個時代平均水平,讓徐青非常驚訝。
吉納特有50多歲了,對網際網路的理解居然比絕大多數年輕人更深。
除了網際網路,徐青還說了一些未來會出現的新事物,然後讓吉納特說出這些新事物對食品行業的影響,怎麼去利用。
最終吉納特的表現讓徐青在滿意不過,聘請為卡尼集團的總裁。
進入吉納特的辦公室,吉納特連忙出來迎接,兩人說了幾句,然後坐在沙發上。
徐青這次來是想了解卡尼集團的整合情況,距離徐青接手卡尼集團已經有一個多月了。
接手後,徐青立即面試新總裁,幾天後選中了吉納特,在很多人的眼中,徐青選新總裁的速度太兒戲。
不說卡尼集團是資產幾億美元的大公司,就是普通公司招聘一個普通員工,通常都需要用半個月以上的時間篩選,才能招到滿意的人,有時候還不一定能招到滿意的人。
徐青只用幾天的時間就決定新總裁人選,這速度在億元級別的大公司中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