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許二叔請了里正老根幫忙。
樊川距離長安不遠,潏河兩岸有不少菜農,種植蔬菜供給長安菜市。
居安裡自然也不例外,為了集體方便售賣,往往由里正出面,代表村民與菜販子打交道。
是以,老根叔對長安菜蔬行市甚為熟悉。
賣菜,自然要找他幫忙。
里正老根原本還奇怪,大冬天除了松柏嗎,難見綠色,這季節能有蔬菜賣?
潏河灘的淤泥裡倒是有蓮藕,但這大冷天的,除非不要命,否則赤腳在冰水裡挖藕根本就是找死。
滿心好奇的里正老根到陳家一瞧,不由吃了一驚。
一筐豆芽,一根根晶瑩水嫩,頂著兩片泛黃的豆瓣,看著格外惹眼。
白生生的豆腐更是見所未見,不似尋常之物。
再親口品嚐兩種食物後,頓時眼睛放光。
“這時節,驪山的皇家溫泉都未必有綠菜。豆芽如此水嫩新鮮,拿到集市上,定能賣個好價錢。
還有這豆腐,如此精細,定是富貴人家才該有的吃食啊!”
里正老根的說辭或許略微誇張,卻也說明一點——物以稀為貴。
那麼,價錢肯定低不了。
陳魚笑道:“那就有勞老根叔,同家叔走一遭長安菜市如何?”
“好說,好說!”
老根答應的很爽快。
連日大雪不停歇,天寒地凍甚於往昔,多年罕見。
周遭幾乎每個村子都有人凍死,唯獨居安裡例外。
得益於暖炕之功,全村老少暖和康健,一個個生龍活虎,舒坦安逸。長安縣來巡邏的差役們見到,嘖嘖稱奇,回頭自己定少不了縣令褒獎。
這都是陳(許)家叔侄的功勞!
村民還跟他們叔侄倆學了改灶壘炕的手藝,外出攬活賺錢,自家兒子便是其中之一,最近可沒少賺。
災荒年間,多幾個錢可是能救命的。
這都是拜陳魚所賜,身為里正和直接受益者,焉能不感恩?
些許賣菜的小事,完全不在話下。
更何況,陳魚已經明確表示,不會讓他白跑。
里正老根與許二叔一起,挑著籮筐往長安而去。
臨走之時,信誓旦旦:“放心,西市的菜集我有老交情,保準賣上好價錢,你們在家安心等著就是。”
陳魚本來也想去長安城裡轉一圈的,但許二叔顧念他受傷之後連日勞累。路上又滿是積雪,溼滑難行。
樊川說起來在長安城郊,但走到正南的明德門就有十幾裡地,這還沒算從城門口到西市的距離。
一來一回幾十裡地,全靠兩條腿,想想陳魚便打了退堂鼓。
那幾天在山裡可沒少走路,腳上的凍瘡傷口才結痂,根本不敢折騰。
些許小事而已,許二叔和里正老根肯定能辦妥的。
陳魚目送他們離去,便坐在家裡靜候佳音。
……
許二與老根則挑著擔,一路踏雪而行,不等中午便進了長安城,直奔西市。
他們前腳進了西市,後腳便有個身著綢緞,管家打扮的人也進了西市,匆匆走進了一座雕樑畫棟的大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