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連朔在心裡腹誹道:天寒地凍,是遍地凍餒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生產生活條件惡劣,沒有合適的禦寒衣物。
曹懷民苦笑一聲有道,“蘆花是蘆葦花軸上密生的白毛,絮狀,細軟輕薄,填入衣物夾層中禦寒,可想而知閔子騫是如何發抖瑟縮。蘆衣順母原本是古人馴化孝義的經典,但現在讀來,更多還是對當時貧寒百姓的同情。普通人家誰用的起皮襖,這填充物誰又用得起絲絨。”
夾衣就是雙層衣服,寒時填入絲絨棉絮等物,暖時取出內部的填充物、單獨穿著,就是最普遍的“裌衣”。蘇軾在《初秋寄子由》寫:“西風忽淒厲,萬葉穿戶牖。子起尋裌衣,感嘆執我手。”說明這種衣物確實是在秋季轉涼時的穿著。“裌衣”發展至今,簡化為“夾衣”。
至於內部填充和外部織造,則視其經濟水平和社會地位而定。
閔子騫所處的春秋時期,還沒有棉花,所以普通百姓禦寒都是在衣物中填入麻、葛、草絮等物,而王公貴族則可以填入絲絨,再冷一些,便穿戴皮裘。
譬如百里奚舉於市的典故,“百里奚於狄,狄人愛羊皮,秦穆公以五色羊皮贖之。”足見皮裘在當時的貴重程度。
“那這填充物除了皮裘還有什麼?”洪連朔漆黑如墨的雙眸看著他們虛心地問道。
星際時代,這衣料寒暑不浸,還防輻射,變幻式樣,總之一件衣服隨心所欲。
“這士族有紗、絹、緞、帛等織物可供選擇,製成夾衣後,根據不同的天氣狀況,放入厚度不等的填充物。”曹懷民聞言想了想道,“而布衣百姓,販夫走卒,泥腿子的夾衣只能填充便宜輕賤的邊角料,還有木屑、鴨鵝毛等物。”
“鴨毛?”洪連朔聞言眼前一亮道,“羽絨!”眼神又暗了下來,沒有鴨子你哪兒來的鴨絨啊!
“那個不保暖的。”江水生黑白分明的雙眸看著她說道,“俺試過,鴨毛硬,還扎人。”
“你肯定用的是鴨子外面的羽毛。”洪連朔長睫輕顫烏黑的童仁看著他說道。
“這不用羽毛用什麼?”江水生驚訝地看著她說道,“俺看著那些鳥有羽毛一點兒都不怕冷。”
“人家冬夏都是羽毛。”四喜好笑地看著他說道。
“鴨子緊挨著面板的絨毛。”洪連朔黑亮的雙眸看著他們說道。
“我的天,那絨毛少的可憐,得宰多少隻鴨子,關鍵也沒那麼多鴨子啊!”江水生瞠目結舌地看著她說道。
“所以啊!除非咱們養很多很多鴨子,不然現階段是別想了。”洪連朔非常遺憾地看著他們說道。
無論貴重的綾羅綢緞,還是價格低廉的麻葛、蘆花,這些衣物的料作為後人對古人生活的想象範疇之內,但在秋冬禦寒的鬥爭中,也有迫於無奈的生存之舉。
“除了咱們常見的,還有什麼能做衣物?”洪連朔黛眉輕挑看著他們說道。
“嗯!”曹懷民認真地想了想道,“不知道這紙可以嗎?”
看\基建:我在亂世求生存\就\記\住\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