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七章 北伐

劉裕見了桓玄,說明來意,便領何無忌,魏詠之,檀道濟等二十七名北府舊將藉口打獵往京口行去。眾人到了京口,又聚集百餘北府軍,向桓修住地殺去。

此刻的桓修,正樂於酒色,那裡知道劉裕等人殺來。忽聽門外陣陣痛叫之聲,桓修不知屋外到底發生何事,理好衣衫,行了出去。只見劉裕揮刀殺來,桓修見罷大驚,不知這劉裕為何殺了自己部下,喝道:“劉裕,你膽敢殺我部下!“

劉裕大笑一聲,檀道濟等人也奔了上來。桓修嚇得滿頭大汗,拔腿便跑,忽然何無忌,魏詠之二人閃到前方,擋了去路,桓修轉頭看來,算是跑不了了。又喝道:“劉裕,你到底要做甚?“

劉裕冷冷一笑:“做甚,你猜我要做甚!”言畢揮刀奔來,桓修身子一閃,又見檀道濟,何無忌,魏詠之等三人殺來。桓修身中一刀,鮮血流出。咬牙痛叫道:“劉將軍,你勿殺我,我將兵權交於你便是!”

劉裕並不聽言,右手一揮,一刀斬下桓修頭顱,現下桓修已死,劉裕等人又奔往歷陽舉事。與此同時,劉裕又聞得劉毅於廣陵得手,誅滅了桓修之弟桓弘。劉裕在歷陽舉事後,打算向都城建康殺去,卻因人馬不足打消了念頭,又聚集檀道濟等人回了京口而去。京口百姓聞得劉裕返回,紛紛要追隨劉裕反桓玄,不出三天,便聚集了二千餘人馬。

至此檀道濟等人推舉劉裕為首領,稱為起義軍盟主。同時響應四方,各地方官員聞此,紛起響應。桓玄聞此情勢大驚,召見了心腹吳甫之與皇甫敷。

吳,皇二人見了桓玄說道:“我二人已聞劉裕等人召了數千兵馬,怕不舊便會往京都殺來!”

桓玄嚴肅道:“叫你二人來便正是為了此事,命你二人速領三萬人馬前去消滅劉裕等人!”

二人聽罷領命而去,帶了三萬兵馬往京口奔去。劉裕聞得訊息,無半點緊張之狀。叫來檀道濟等人道:“吳甫之與皇甫敷領了多少兵馬前來?”

檀道濟說道:“三萬!”

劉裕一笑道:“三萬,你快速點二千人馬,我要親自會會此二人!”言畢檀道濟領令而去。

劉裕領著二千兵馬行來,皇,吳二人見狀哈哈大笑,卻不知劉裕打仗最擅長以少勝多。皇甫之喝道:“劉裕,我等二人領命前來征討你等,速速下馬受降,若不然我三萬大軍將你等刺成肉泥!”

劉裕喝道:“皇甫老兒,你二人為奸人賣命,我且先殺你二人,再帶兵攻入建康,殺了桓玄老賊!”

吳甫之聽罷大怒。喝道:“你這賊子修得猖狂,且讓老夫先斬你於馬下。”言畢揮了長槍騎馬殺來。劉裕見機揮刀,也騎馬奔去。吳甫之長槍刺來,劉裕側身躲過,隨即調過馬頭,一刀斬下,吳甫之長槍迎來,聽得“嘭”的一聲響起,吳甫之虎口震裂,長槍險些脫手。劉裕見狀再是一刀揮來,吳甫之大驚,長槍迎去,瞬間覺有萬斤巨石砸來,長槍脫手。劉裕雙腳飛來,正踢中吳甫之腰間。

吳甫之隨即一口鮮血吐出,掉下馬來,重重摔在地上,劉裕正待大刀斬下,卻聽身後喝道:“老夫前來領教!”聞言看去,卻是皇甫敷駕馬殺來。劉裕收刀回來,身子淩空一躍,大刀向皇甫敷頭部砍來。皇甫敷長槍收來,擋去一擊,又見劉裕發來一招,再是一擋,卻也虎口震裂,險些中了一刀。吳甫之站起身來,也揮槍刺來,只覺腰後生風,長刀收來,身子一閃,吳甫之一槍刺空。剎時只覺背後巨痛,原來卻不知劉裕已閃到身後,竟中了一刀。吳甫之正待咬牙回擊,卻被劉裕一刀將頭斬了下來,身子瞬間倒地。皇甫敷見罷一驚,遠遠離去,大喝道:“給我殺了劉裕!”言畢三萬兵馬一齊而上。劉裕揮刀在前,檀道濟等人將兩千兵馬分為兩隊,東面由檀道濟,何無忌,魏詠之三人帶領,西面由劉裕親自帶領。

皇甫敷見罷大驚,不知劉裕為何這般打仗,馬上掉過馬頭,命軍隊左右轉換,迎東西敵軍,三萬軍隊調過頭來,已陣腳大亂,作戰已然無序,半個時辰不到,死傷過半,皇甫敷喝道:“快撤!”卻哪裡能安全退去。

劉裕揮刀狂砍,竟殺出一條血路來,向皇甫敷殺去,劉裕所經之處,鮮血飛濺,皇甫敷見狀大驚,駕馬正待逃去。劉裕早已追奔而至,喝道:“皇甫老兒休走!”

皇甫敷哪裡肯應聲停下,仍逃而去。劉裕自覺無法追上皇甫敷,便欲停下,卻忽見三條人影閃來,瞬間將皇甫敷架於劍下。來人卻是尹無涯,喬雙淩與小七。劉裕見罷大喜,“七哥!”便奔了過去。

尹無涯與喬雙淩二人已不見當年容顏,尹無涯老了許多,喬雙淩也不再那般迷人之貌,但也還幾分迷人之顏。小七見劉裕奔來,說道:“這人便交給你了!”

劉裕看了看皇甫敷轉身大喝:“皇甫老兒已敗於我手,你等再戰也是無謂之犧牲,還不快些投降!”言畢便見一萬餘軍隊齊齊棄了兵刃。皇甫敷大叫道:“想不到我皇甫敷最終會死於你劉裕之手!”

劉裕叫來兩名親兵,“將此人押下去斬了!”言畢兩人將皇甫敷押了下去。劉裕見尹無涯三人,抱了一拳道:“謝各位相助!”又看了看小七:“七哥,這二位是?”

小七聞言給劉裕介紹了二人。劉裕再抱一拳:“尹大俠,喬女俠!”二人聞言還了一禮。

小七說道:“你可聞得南海盧循此人麼?”

劉裕點了點頭,“此人似有反晉之意!”

小七又道:“我等三人此來正是要告之於你,盧循不日便會起兵,可要做好準備應戰!”

劉裕再次點了點頭,表情十分鎮定。三人又抱了一拳向小七說道:“我等便告辭了!”言畢還未等劉裕應話,三人已奔出了數丈之遠。

得知盧循將不日起兵的訊息,劉裕加快了對桓玄的攻打。桓玄聞得吳甫之,皇甫敷二人均被劉裕殺害,召集數萬兵馬強守建康。數日後,劉裕帶兵向建康奔來,桓玄自知不是劉裕對手,便挾持了皇帝司馬德宗,輕舟向江陵逃去。劉裕聽到訊息,親自率兵乘勝追擊。半路上,桓玄留下數百親兵為其斷後,卻被劉裕打得大敗。無奈,只得帶了剩餘不足百人的心腹手下挾著司馬德宗向西川逃去。

益州城內,有一都護喚作馮遷,此人武功高強,聞得桓玄逃到了西川,便親自領數千萬精兵而至。數日後,馮遷果真遇到桓玄,吼道:“你竟敢挾持天子,看我馮遷不將你斬於馬下。”言畢,馮遷揮刀殺去,數千精兵一齊而上,桓玄轉頭欲逃,馮遷刀已落下,大驚,身子一躍,便避了去。馮遷再次狂砍,桓玄揮劍迎來,直刺馮遷前胸,卻見馮遷側身而閃,再一刀揮向桓玄,桓玄左胸中刀,被馮遷砍於馬下。數千精兵將桓玄手下盡數刺死,司馬德宗被馮遷救下,馮遷將訊息告知劉裕,數日後,劉裕領兵前來,迎司馬德宗複位。

司馬德宗複位後,為獎劉裕再造晉室之功。便封劉裕為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掌握朝政,自此劉裕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將軍。然而盧循卻已起兵反晉,攻佔了南海郡。

劉裕本以為盧循只不過是有了點實力便起兵罷,只叫了何無忌前來,說道:“南方南海盧循帶兵反晉,想必此人實力不強,我命你帶二萬人馬前去鎮壓。”

屬下定然殺了盧循,不辱將軍使命。言畢便帶了二萬人馬往南海行去。

一日夜裡,劉裕獨自一人穿著布衣在建康城中閑走,想想數年之前,自己還是一介布衣,如今卻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車騎將軍。難道自己真是救世之人麼?

不覺間已行到建康城外,正待折回時,忽聽一陣琴聲傳來,十分優美。便尋聲走去,月光照耀之下,一塊巨石之上,正有一中年男子拂琴而坐,那琴音正是此人所彈奏,中年人見有人行來,便停了手,細細打量了劉裕問道:“閣下一人來此麼?”

劉裕點了點頭:“閣下彈的可是一曲俞伯牙的《水仙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