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章 預設

“真心話就是我肯定是跟大眾是一樣的。”希北風道。

怎麼在這個問題上就突然跟大眾站了同一個立場了?”解諸道。

希北風道:“因為這個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如果這種問題都能夠跟大眾相反的話,恐怕這個社會就會越來越亂。”

“這話似乎跟你以前的話很矛盾。”解諸道:“畢竟你是認為所有的規則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並不是一定要去遵守的,而且你還覺得只要能承受懲罰的話就可以去做。”

希北風道:“咳咳,你這話可是有很大的誤導傾向,我從來沒有鼓勵你去做那些跟人類社會規則相反的事情,只不過是跟你說那些規矩確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某個人某群人去制定出來的。”

“那還不是同一個意思?”解諸道。

希北風道:“這個明顯是兩個意思好吧,只不過你喜歡把中間的推理過程弄到我的頭上,甩黑鍋給我罷了。”

“然而,那其實也是你的真實想法。”解諸道。

希北風道:“反正我是一定不會承認的。好了,這個問題就此打住,再繼續探討下去的話,我恐怕就要變成完全混沌了。”

“什麼意思?”解諸道。

希北風道:“沒什麼意思,看下一則論語。”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說:“我不願別人強加於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額,話說,孔子的畫風是不是變了。”解諸道。

希北風道:“我也覺得可能是哪裡出現了問題,而且你要想想,這論語的贊助商還是子貢,最後是什麼話能進去什麼話不能進去,也要子貢看過才能寫進去的。很顯然,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這話也是子貢自己弄進去的。”

“果然他們兩個人表面師徒,暗地裡還是……”解諸道。

希北風道:“話就不能這麼說了,萬一人家子貢只是單純的謙虛,或者說是客觀認識到孔子說的話很正確呢?”

“這種事情就算是正確的,一般也不可能寫進去吧。”解諸道。

希北風道:“一般來說確實是不會寫進去的,至少如果我是自貢的話,肯定會跳兩局展現我聰明才智的話放進去。”

“所以,您肯定成為不了子貢。”解諸道。

希北風道:“我也沒有想成為子貢。只不過,是去揣測一下子貢的心理罷了。”

“然後,得到的結果是,您相信子貢。”解諸道。

希北風道:“還記得孔子說過什麼話嗎,他一開始是相信弟子們的,後來發現單純的相信是不可以的,還得考慮一下弟子們的行為,很顯然,子貢確實無法做到那種程度,沒辦法真正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孔子說的話,很大可能性是真話。孔子原本相信他的弟子,我原本也相信孔子,不正好嗎?”

“那就以子貢確實做不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前提來討論。”解諸道:“我還是覺得子貢那麼說,很有可能是想讓孔子背上一點嫌疑,同時也凸顯一下子貢他自身的光明磊落,和客觀理性。”

希北風道:“論跡不論心,但是有的時候,這論跡,也難論啊。雖然那不過是孔子和子貢的對話,本來不能算作是跡,但是子貢將那句話放進論語裡面,也算是一種跡了。而從這個行為,其實我們也很難解讀出更多的東西。本著相信他們的原則,你我可以解析出很正義的含義,但是如果不願意相信他們,同樣的行為,也可以解析出另外一種邪惡至極的可能性。”

“所以,論跡不論心。”解諸道:“其實也不靠譜了。”

希北風道:“這麼說的話,確實也不靠譜了,畢竟一個再正義的行為,只要其中有受損的一方,那麼就能被解釋成為陰謀。”

“這算是胡攪蠻纏吧。”解諸道。

希北風道:“胡攪蠻纏未必就不能成立。”

“可悲的世界啊。”解諸道。

希北風道:“別說可悲不可悲了,繼續看下一則論語。”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貢說:“老師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依靠耳聞是能夠學到的;老師講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論,依靠耳聞是不能夠學到的。”

“話說的很有道理。”解諸道:“就像剛才的論跡不論心,最後也變成不靠譜的言論,說明,人心吶,大大的有問題。知識聽了就可以學習到,但是人性和天道,卻不是簡簡單單地聽了就可以學到的。”

希北風道:“但即便這樣,還是有人在研究人,和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