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1章 思維維度

“這件事情很難完成所以你也不可能成功”和“這件事情很難完成但是總有人會成功”之間的差距,就是前者只會盯著失敗的案例,而看不到解決問題的曙光。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被家長這麼說過:“學習都那麼緊張了,還想著玩,成績肯定好不了!”

但是其實很多學霸,都很會玩。在開放性思維裡面,很多事情不應該處於對立的位置,而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現在,我們總是在說三觀的話題,思維模式其實也是一種三觀的體現。

所謂正確的三觀,不是一定要說你對他錯,而是應該允許你對,也允許他對,允許這世上有無限種可能。不然,你所追求的“正確三觀”,也會成為你的侷限。

每個人都在不斷校準自己的人生,直至變成一條路,但你要相信,無論你或者別人有多麼成功,沒有哪一條路是絕對正確的。

思維越侷限,明天越危險。人生是個圓,有的人走了一輩子也沒有走出生命的圓圈,他就是不知道,圓上的每一個點都有一條騰飛的切線。

當我們習慣用同一種思維看問題時,我們就容易被當前的已知條件所束縛,很難找到近在眼前的那條幫助我們騰飛的切線。

有人說,比守身如玉更可怕的,是守腦如玉;比平庸無知更恐怖的,是思維的固步自封。

世間最了不起的才能,是思維的獨創性

宋徽宗趙佶喜歡繪畫,因此朝廷常常以詩句為主題,並以“按題作畫”的方式來考驗畫家。

有一次,主考官給出的命題為“踏花歸去馬蹄香”,要求畫家按詩句內容來作畫。

有的畫家重點關注“踏花”,便在紙上畫了許多五顏六色的花瓣,一個人騎著馬在花瓣上行走;

有的畫家關注“歸去”,畫了一位躍馬揚鞭的少年,在黃昏時疾速歸來;

有的畫家則關注“馬蹄”,畫了一隻大大的馬蹄,極其醒目……

而那個“香”,卻只有一位畫家匠心獨運,表達了出來。他的畫面是:黃昏時,一位少年騎馬歸鄉,幾隻蝴蝶圍著馬蹄蹁躚飛舞。

幾隻簡單不過的蝴蝶,成為了本畫的點睛之筆,該畫家也因此成功入圍。

無獨有偶,在一道題目為“深山藏古寺”的考試中,大多數畫家用大篇筆墨勾勒了崇山峻嶺,蜿蜒小路,以及若隱若現的山巔古寺。

只有一位畫家構思精巧,沒有畫古寺,反而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畫了一個挑水的和尚。

這便是打破思維定勢的奧妙所在。只有跳出既定的圈子,才能看到更廣闊的風景。

對於畫家來說,難的不是畫畫本身,而是畫家賦予這幅畫的思想和靈魂。

著名畫家齊白石老先生,為文學家老舍畫了一幅名為《蛙聲十里出山泉》的水墨畫。奇妙的是,畫面上沒有蛙,只有幾隻活潑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歡快地遊動。構思之巧妙,令人讚歎連連。

莫泊桑說:才能是來自獨創性,獨創性是思維、觀察、理解和判斷的一種獨特的方式。

世間最了不起的才能,是思維的獨創性。正是因為打破侷限,開拓創新,才造就了這麼多精彩絕倫的作品。

最可怕的牢籠,是思想的固步自封

容金珍是世所公認的天才,他可以在毫無基礎的前提下,透過簡單的加法運算推理出乘法口訣,從數螞蟻這種百無聊賴的小事中摸索出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來。

他的思維異於常人又高於常人,就像走迷宮時,別人還在起點千般摸索,百般嘗試,他卻早已跑到迷宮的出口,飛快地找到了那條唯一的答案。

獲得過數學界最高獎項——菲爾茲獎的希伊斯這樣評價他:“就像叫他去地道里取東西,地道很黑,需要照明工具。工具可以是手電筒、油燈、火把,甚至是一盒火柴。可他沒用這些,而是用了一面鏡子,以非常精妙的角度,把地面上的陽光折射到漆黑的地道里,就這樣,靠著微弱的光亮,避開了一個個陷阱……”

容金珍之所以成為天才,是來源於他超脫常人的思維模式。

在眾多高手被“紫密”逼瘋的前提下,他卻依靠自己跳脫的思維,從跟瘋子下棋、幫鄰居解夢、蹲樹下數螞蟻的無所事事中,輕鬆破解了旁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密碼屆大難題——“紫密”。

而在破解“紫密”的升級版“黑密”時,容金珍卻失去了以往的運氣。

明明已經走好了99步,卻在最後一步停滯不前。就像一位騎士去救被巫婆關在城堡中的公主,歷經千難萬險終於來到城堡下,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最後一把開啟城堡大門的鑰匙,於是只好前功盡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容金珍瘋了,所以他再也不會知道,那壓垮他的最後一把密鎖,其實根本沒有上鎖!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最複雜的密鎖,就是沒有鎖!騎士在城堡大門前想方設法尋找開鎖工具,卻不曾發現鎖只是掛上了,只要動動手,大門便能洞開。

騎士沒有想到,天才容金珍也沒有想到,他們都犯了一個令人可惜又致命的錯誤——想當然得認為最後的這把鎖極難開啟。

殊不知,有時候天才比平常人更脆弱,他們的思維一方面極度的細膩,一方面又經不起拉裂,不經意間便被摧毀。

世間最可怕的牢籠,是思想的固步自封。可怕到讓一代天才,瞬間“泯然眾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