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賢的孩子少,不過是五男四女,公主兩個出嫁,兩個年紀還小,在後宮被她們母妃帶著,所以在洛王看來,坐在這裡的大多都是自家兄弟,也不需要顧及得太多,哪裡想到他這模樣竟是被外人看去了,這外臣還是一個姑娘。
不過景國又出了女將軍,這倒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洛王身為親王自然是知曉前因後果,對著唐錦兮倒是有著幾分好奇,他好奇眼前這個姑娘究竟懂得多少,他自是早就聽聞,唐錦兮乃是用戰術破敵,當下便很是好奇,若非是靜鞭已經響起,他都要開口詢問了。
唐錦兮遮蔽著一切的打量眸光,心裡長嘆一聲,皇帝這一出真是玩死她了,她都要瘋掉了。在這裡,她都尷尬死了,這種直著腰身參加宴會生平第一次,當真不是好受的。
靜音鞭後,殿門再次大開,隔蔽的紗簾也已經掀開,皇帝並著太子景閱自外緩步而入。今日是上元節的大宴,自然是正禮相迎,唐錦兮隨著一眾人起身,三跪九拜迎著國君和儲君的到來。
景閱是儲君,自是坐在景賢身邊下一的位置。並不需要下階與親王宗親旁坐,皇帝叫起後,景閱一眼便看到了坐在宗親最末一位的唐錦兮,看著她的模樣,景閱不由得勾唇一笑,他又是見到唐錦兮了,他很有自信,他要慢慢地搞定她。
上元之後,她就要去京中的神機營了,到時候見到她的機會會越來越多的。
殊不知,與景閱又一般想法的還有一人,洛王也是抬眼瞥了一眼唐錦兮,唇畔噙上了笑意。承光殿之上,自是百官和樂,聞絲竹之悅耳之聲清雅,飲浮白清茶之綿柔甘醇,唐錦兮在一群男兒之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過她到底是安靜之人,倒是覺得這前朝男人飲酒作樂,酣暢痛快。
因著這上元宴是正月的最後一次宴會,所以辦得並沒有那麼拘束,入得承光殿赴宴的都是朝中舉足輕重的大臣,不是權貴之家就是皇室宗親,不是高官子弟,就是名臣雅士,是以宴會之上並沒有那麼莊嚴刻板。
唐錦兮飲了口浮白,入口自是清香綿柔,回味無窮。並沒有邊關的燒刀子那般辣,也不似在蒼溪城喝慣了的米酒甘甜,而是帶著一種特殊的味道。唐錦兮不善飲酒,也甚少被允許飲酒,是以她是說不出這種滋味來的,她只是知道這酒好喝就是了。
她不知曉的是,站在她身後的婢女是特意被景賢吩咐過了的,她喝得與尋常大臣不是一種酒,而是口感勁道都柔和了不少的梨花釀,而不是尋常大臣們喝的梨花白。這梨花釀與梨花白雖然出自一個地方的酒窖的一位釀酒師父之手,雖然用料是一樣的,可其手法、工藝、釀製的程式都不一樣,是以出品的兩種酒,雖然有同樣的香氣,卻是兩種味道的酒。
這釀酒師父是景國赫赫有名的劉年,說來這劉年也是一個景國的奇聞。這景國最好的講究師父,竟不是自幼學習的釀酒,他其實是景國原本的一個地方知府。也是少年得志,早早入仕,可他生平愛酒如命,每每飲酒必會如入仙境,喝到神魂顛倒。又因著一頓可以喝一斤八兩的酒,被同僚好友送了一個一斤八的外號。
這劉年三十歲上的時候,被從任上調到了素水去,這素水自有酒鄉之稱,這愛酒如命的劉年,到了素水,就彷彿是倦鳥歸巢,如魚得水。也顧不得管理俗物,常常流連與酒窖酒鋪之中,更是時常與釀酒師父探討酒譜,更是興趣盎然,直接辭官釀起酒來。
劉年那時候到素水不過三年,雖然不常常坐府管理俗物,但是卻也沒有撂下政務,倒是給素水治理得還算是穩定,大有夜不閉戶之兆。百姓與商戶都是極其喜愛這正管之官,乍聞他辭官去釀酒,其實並不得理解。
有人笑稱這劉年是個瘋子,也有人說他性情灑脫,無慾無求,實乃真漢子也。這名聲一久,時間長了,素水的百姓也就接受了。慢慢的,這辭官歸隱去釀酒的劉年,名聲竟是傳遍了整個景國。
就是當初批准他辭官歸隱,從而扼腕嘆息萬般不捨的景賢,也是倍感無奈,直言他是一個瘋探花。
而景賢這句瘋探花的評價,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一時間竟是傳得大江南北人盡皆知。這有看劉年笑話,等著看他學無所成,笑他賠了夫人又折兵。
結果劉年真的不愧是酒鬼一個,辭官之後真的在酒窖釀出了好酒,一下子就闖出了名堂來,他釀出來的酒,味道甘香綿純,口感順滑,竟是頂好的酒,每每出窖都是供不應求的。劉年的酒,有兩種是極有特色的,便是如今宴上飲的梨花白與梨花釀。
他只以這兩種酒特供皇室,原本他得意的作品只有梨花白,但是後來隨著劉年的名聲越來越大,找他越來釀酒的人也來越來越多,而劉年釀酒憑心情憑喜好,並不拘著什麼陳年佳釀,只要有好酒,一年得也是好的。
而梨花釀的產生,也是因著劉年為自己的獨女考慮,想到日後女兒出嫁,他便特意為女兒釀造的美酒,因著劉姐兒是劉年的女兒,又是因著在素水嫁妝之中自然少不得美酒,江南一帶的尋常人家會在女兒出生之時便釀女兒紅,而劉年卻不喜歡女兒紅的味道,他遍尋古方,又自滿自己的得意之作,改良之下真的讓他釀出了一缸美酒,一缸專門適合女子飲的美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唐錦兮是不太愛酒的,她品這酒的味道,並不走心。從前喝酒也只是酒肉衝胃,再好的美酒也是食之無味,這梨花釀在她看來,也真的與梅子酒桂花酒沒甚麼太大的差別。
只是因著是皇帝作宴,菜餚都是宮中御廚精心烹飪的,因著講究精緻精美,這上到桌子上的菜,要不就是量小而精一筷子就沒,要不就是中看不中吃的花樣子,空有美貌沒有味道。是以,對唐錦兮胃口的也就只有這梨花釀了。
說來唐錦兮是個愛吃的人,她本想著進宮參與皇帝的宴會,自然是可以吃好,她是不妄想著可以吃飽的,畢竟是在皇帝面前,也該是保持矜持。只是不曾想到,這面前的二十幾樣小菜,雖說是各個精美無雙,但是真的沒有什麼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