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允婚

甄氏被殺之迷一)

《三國志》其實是陳壽把魏、蜀、吳三國的官修史合到一起寫成的。

在老曹家自己修的魏書裡是這麼記錄甄夫人之死的。

魏書曰:有司奏建長秋宮,帝璽書迎後,詣行在所,後上表曰:“妾聞先代之興,所

以饗國久長,垂祚後嗣,無不由後妃焉。故必審選其人,以興內教。令踐阼之初,誠

宜登進賢淑,統理六宮。妾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寢疾,敢守微志。”璽書

三至而後三讓,言甚懇切。時盛暑,帝欲須秋涼乃更迎後。會後疾遂篤,夏六月丁卯

,崩於鄴。帝哀痛諮嗟,策贈皇後璽綬。

大意就是曹丕是想立她當皇後的,是她自己不要,一個勁兒的謙讓,說自己不配啊,

還有病啊baba的,為了給曹丕把戲做足,搞得跟禪讓似的,還來了個三次下詔封後

,三次被甄氏推拒,沒等到第四次作秀呢,甄夫人自個就給病死了。把曹丕同學傷心

的啊,只能追贈她為皇後。

楊洋版的《新洛神》就是照著魏書這一版拍的,三立三辭,當然劇裡頭推辭的原因是

不待見她正牌老公,一心戀著小叔子曹植。

甄夫人要真是這樣病死的,那還真是一個完美的結局,可惜這全都是魏國的史官為了

替他們皇帝遮羞,瞎編亂造的。

甄氏的皇後,和大唐榮耀裡沈珍珠的後位一樣,都不是老公給的,而是她們的兒子當

皇帝後追封的,所以說不怪女人更疼兒子啊,實在是兒子比老公更靠的住啊!

至於什麼想三次封甄氏為後就更是扯了,連陳壽寫三國志時,都看不下去,直接給刪

掉了,裴松之注的時候,把這一段添到注裡,還加上了自己的評論。

“臣松之以為春秋之義,內大惡諱,小惡不書。文帝之不立甄氏,及加殺害,事有明

審。魏史若以為大惡邪,則宜隱而不言,若謂為小惡邪,則不應假為之辭,而崇飾虛

文乃至於是,異乎所聞於舊史。推此而言,其稱卞、甄諸後言行之善,皆難以實論。

陳氏刪落,良有以也。”

直接對渣男曹丕的惡行蓋棺定論,你不立甄氏為後就罷了,最後還殺了她,這事兒證

據確鑿,你丫就等著人民的審判吧!

那麼,問題來了,渣丕為啥要殺妻呢?

最主流的一種觀點是,渣丕之所以這樣做,都是因為另一個女人——郭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