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有錢不能花

劉清清真的有起床氣,可是原主的身子並沒有,幸好起床氣這種情緒並沒有跟著她穿越過來。劉清清認為天朝的醫學雜志挺靠譜,一個人的情緒真的和她的荷爾蒙有關。

想到昨天大伯孃一直呆在她家直到阿耶回家真的太好笑了,她這是在打探他們家的家底嗎?怎麼會有這麼不要臉的人?

幸好她劉清清買了好東西都藏在那個荒宅裡,每天放工回家只帶一點給劉小虎吃,對於還不能吃零食的劉二丫則是一枚水煮蛋,他們家裡根本沒有劉清清賺回來的一粒糧食。

不過昨天也不知道怎麼了劉清清楞是沒想到給張氏帶回去一點吃的,按照劉清清的習慣有了好東西總會想著張氏一些,至於那個便宜爹那就不在她關心的範圍內了。

劉清清一邊吃早飯一邊回想韓氏氣於的紫臉她真的笑出了聲,張氏看不慣她沒有吃相的樣子用筷子打了她的頭。

“娘,你說大伯孃好不好笑,看到我們家吃的是拌野菜竟然氣成那個樣子。”說完還大笑起來。

張氏看著劉順變了的臉色又用筷子打了劉清清好幾下,這種話娘倆私下說說也就算了怎麼能當著阿耶的面說。

劉清清哪裡是沒有臉色她就是故意的,劉家裡的那些人哪一個是省油的燈,單拉出去一個都能給桃家村攪翻天。

“不能背後議論長輩。”劉順發了話,可是說出來也是有猶豫和停頓。

哈,長輩了不起啊!當了長輩就可以不做人了唄。餓死別人家孩子活該、累死別人家孩子也沒事,誰讓咱是晚輩呢。

算了,我不跟你玩了,你喜歡受你兄嫂的氣、還享受那份洋罪你就挺著吧,我有錢了就買地,我蓋房、養牲口、養雞鴨,我名下的東西誰也別想佔便宜。

劉清清在心裡翻了白眼,決定不跟劉順一般見識。

劉順不知道劉清清的想法,他只是覺得這個姑娘主意挺正,他現在不好管了。

昨天韓氏還是空手而歸,因為劉順也不知道那些做衣裳的藍麻布是哪來的。韓氏貌似隨意地問起,劉順的回答是自己的岳父大人要回來住了,一個人一直在外行醫身體也受不了,還得有個兒女在身前侍候。

韓氏知道這藍麻布是佔不著便宜了,肯定是人家孃家的東西,不由得臉色不好,當時就拉著臉回家了,弄得劉順心情很不好,這又是鬧哪樣。

張氏明白韓氏心裡那些小九九,可她才不會說破,本來劉順就顧著他的兄弟手足,如果知道這些藍麻布是女兒撿便宜得來的一定會分給劉家祖宅裡的那些招人煩,還是算了吧。

張氏年幼時隨父親東奔西走去過不少地方,高門大戶、公候勳貴家中也是常常時出,她對那些家族繁盛背後的齷齪實是看不上眼。她的父親也看出她不想過那種看似富貴卻要忍氣吞聲的生活,所以把她嫁到鄉下,因為曾救過劉氏族長的命提出張氏生的第二個兒子必須姓張。劉氏族長倒也大方直接提出給他一個入贅的女婿,所以劉順和張氏當初也不應該算做分家,只是從劉順父母家中搬走而已。

入贅的女婿劉順是沒做,可生的第二個兒子姓張卻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劉家老太太當初反對過,可是當時家境不好又遇上女兒大了沒有嫁妝,族長答應給嫁妝就底氣不足應了下來。可自從張氏過門這些年心裡的氣就沒放下過,也就造成嫁妝豐厚能幹會持家的張氏在婆婆面前怎麼做都不得好。

劉清清心知自己手裡的錢是真的不能露白了。這劉家雖然沒有一般村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做法,可劉家老太太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她慣常會做把兒子叫到身前哭窮、哭辛苦。這以忠孝為主的封建社會老太太這招是回回有用,別人不說,劉順手裡的散碎銀子根本留不下。

張氏雖不買帳可家裡有米糧卻不給老人享用就是罪過,咬著牙也得把細糧給長輩送去。

劉小虎那長得像小蘿蔔頭一樣的身板絲毫不能引起祖母的心疼。

劉清清手裡這許多錢在這種情況下是真的不能換成牛或羊,就是想養只雞也得想一想。

“娘,我們養雞行嗎?”

“你喂就養,不然別想那美事。”張氏也想到了劉家的人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劉順。

“山下這地確實不好養雞,要不我們養只狗吧。”張氏剛要瞪眼。劉清清又笑眯眯地說:“狗能看家。阿耶回來那晚我都嚇壞了。”

張氏瞬間明瞭劉清清的想法,養條惡犬看誰還敢上門。張氏那張還帶著怒意的臉一下子又明媚起來,“郎君,你再去鎮上看誰家有好的小狗給清娘要一隻吧。你不在家時我們心裡好有個底。”

嘖,嘖嘖,你也不看看你這人前人後的兩個樣。不對,是孩子前孩子後的兩個樣,你當你男人不知道你這麼裝嗎?

劉順對張氏的做態自然接受,看來也是習慣了,“也好。我出門時家裡有條狗看家也能警醒些。”

張氏頓時看得媚顏叢生又給劉順搛了一筷子菜,惡心得劉清清差點沒吐出來。

行走江湖的人自是有些人脈,次日劉順歸家就帶回一隻小奶狗,張氏嫌棄得不行,“怎地這樣小?能養活得了?”。劉清清卻是高興的不行,從小養的狗對主人更忠心些,比那些半大的狗更親主人。

劉順擦了頭臉笑看著兒女在院子裡逗狗玩,“這狗的血脈好,祖上有狼性,長得大,又兇狠,可惜只要到一隻。”

張氏撇嘴,言下之意也是嫌這一隻小狗也會吃掉家中許多東西。

劉小虎畢竟是小兒抱著小狗不撒手,“姐姐、姐姐我的雞子不吃了餵它好不好?”

“你哪裡來的雞子?”張氏立即接話並拉著劉順進屋。

劉順知道家裡吃食豐盛,可幾次看了米缸也沒見有多餘的細糧。細想一下心裡就有了數,廚下的活計都是清娘在做,她定是不肯讓親戚佔了便宜把吃食藏了起來,雖然好笑卻也心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