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8 折玉01 癮症

“父親,大哥,二哥。事到如今,一兩句口令是無法振奮軍心的。不忠非我願,是朝廷不仁。你們要理解我,也要原諒我。”

……

至擁兵數十萬,桂鴻山卻依然覺得自己是位孤家寡人。

桂鴻山離開朝德殿後,去了左順門後的朝房。廷議時常在這裡進行,但這個時間顯然是沒有任何朝臣的。

近來朝務繁重。

江山殘破,如雨中枯樹,枝丫脆弱到彷彿隨時摧折。再禁不起任何一點小小的動靜。

……並不太平。

他沒有時間像開朝國君一般享受他打下來的太平盛世,再慢慢修複。

種種政令,不可太過大刀闊斧,以至於本就危搖的枝丫應聲斷裂。桂鴻山剛接手時便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的種種政令吩咐下去之前都要三思而後行,不可過於莽率。好在如今梁青願意幫他分擔一部分。但仍有許多問題是毫無頭緒。

這一晚他對旁邊謄錄卷宗的官員道:

“崇安二十年以前,朝廷每年給涼關撥銀的載錄,可還有嗎?”

官員自然知道桂鴻山是涼關出身的大帥,聽出這話題很是敏感,便謹小慎微地回答:

“都是明發上諭撥銀,載錄俱全。”

“上諭?”桂鴻山沉聲重複。

先旻帝不問朝事已久,這個“上諭”是出自誰手自不消說。不是燕琅玉這個少年太子,又會是誰呢。

已經這個時辰了,他沒必要因著一點陳年舊事讓人去傳召梁青。

“將崇安二十年以前的卷錄,都調來。”桂鴻山道。

“這……”官員遲疑著。

極動蕩的年份,兵事、災荒頻頻不斷,種種載錄冊簿數量龐大到過分,即便只找出提及“涼關”的卷錄,也是浩如煙海。

夜漸漸深了,卷庫已經沒有太多值守的人,只剩下兩三個防火的太監而已。新皇這麼晚了又來看這些舊錄幹什麼?底下的人也並不太能明白。不過他們也能瞧得出,新皇來此查檔並無驚動其餘書吏朝臣的意思,似乎並非為了公事。

這時新皇站起身:“朕也去。”

“是。”官員抬袖揩了揩頭上的汗。

便將那外頭幾個值夜防火的太監也一併叫進來,按照號子取冊。

檔錄房昏燈累眼,內人只說是前太子時起已有嚴令,明火減少,一來節約,二來是……防止走水。

“走水?”

桂鴻山狐疑。

“從前有一次修堤治水,前太子覺得賬目不對,吩咐人將賬冊整理送去禦覽核對。說來也巧,當晚這檔錄房就走水了。與此事相關的卷宗也燒得一幹二淨。”

“所以……”太監的聲音漸漸小了,“那之後前太子撤換了這裡的不少值守,又加派護衛,每每親臨,明火也減少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