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8章 你又有什麼坑!強科普,不喜可跳

規定危險、有毒、有害的崗位必須以機器人來替代人力。

在法律的強硬要求下,德國機器人發展開始進入蓬勃。

同時,機器人不僅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提高產品製造精度和品質,從而造就了強大的德國製造品牌。

韓國工業機器人的起步略晚於美國、日本和德國,透過引進日本發那科技術開始研發工業機器人,出現了現代重工與三星雙雄。

2010年韓國工業機器人銷量一度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但後來顯然又被日本幹下去了。但韓國一直保持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世界第一的水平。

可以看到,大國崛起的歷史也是一部產業升級的歷史。

工業機器人作為先進製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是產業升級的基石。

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日本、歐盟等紛紛將發展機器人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

中國的機器人雖然起步很晚,在1985年才有了第一臺下水機器人“海人一號”、第一臺六自由度關節機器人“上海一號”,第一臺弧焊機器人“華宇i型”。

但國家層面,對機器人技術和應用的發展高度重視。

90年代就已經在國內相繼設立了九個機器人產業化基地與七個科研基地。

而這個期間隨著安川、松下、發那科、庫卡、abb等公司成批進入中國並開設了大量合資公司,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商業化進入了加速拓展的階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市場的發展會促進技術的進步,同時也能培養出大批優秀的人才。

在十二五年規劃20112015年中,中國更是提出“智慧製造”,提倡中國製造業企業加大對機器人及自動化的使用力度。

於是,從2010年開始,中國工業機器人進入高速增長期。

截至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購買量已超過3萬臺,位居全球首位。

從此,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到2019年已經佔全球總量的38。

同時,機器人使用密度也快速提升。

從2010年的15臺萬人,提升至2019年的187臺萬人。

雖然提升速度很快,但與韓國的855臺、日本的364臺、美國的228臺,德國在汽車製造中的1131臺相比,還是有差距在。

從另一個層面也可以看出,這幾個機器人高密度使用國家,都是汽車製造大國。

確實,汽車製造對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使用和滲透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汽車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購買,佔總銷量的30以上,一直雄踞榜首。

而排名第二的是電子製造,佔25。

中國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的發展,與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另外,伴隨著市場的快速增長和研發的進步,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鏈愈發成熟。

在中低端市場,比如化工、金屬等應用領域,國產化率已經接近70。

但在高階領域,如汽車製造、3c電子等還是高度依賴進口。

在中國的機器人研發中,核心零部件,尤其是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器三大塊,仍然幾乎被日系壟斷。

縱觀中國的機器人發展史,雖然已經是快馬加鞭,但確實是起步晚導致核心技術被專利保護和壟斷。

未來,還有進一步的成長空間。

尤其是在三大塊核心領域,不僅是技術的關鍵,也是成本的大頭。

減速器,佔整機成本約36。

減速器的效能決定工業機器人的精度與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