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四回 借屍還魂三十四

秦泰對陳元說道:“你以為我會一點準備也沒有,就來這裡送死嗎?你相信嗎?你以為我是這麼一個沒腦子的人嗎?老實告訴你好了,胡宗憲的大軍已經包圍了你的大本營。你在宮外的各個據點也已經全部被拔除了。你用化名在口岸租用的商船也已經被扣押,你利用職權私賣倭寇的東西也成為了你的最直接的證據。胡宗憲就要來抓你了,不信的話你等著看好了。”

陳元的面色越來越難看,但是他還是不認輸。他色厲內荏地說道:“胡宗憲有什麼權利抓我?有什麼證據證明我販賣軍火?大不了抓幾個小太監好了,不會牽連到我的。再說我是鎮守太監,是皇宮中人,一個小小的地方官敢抓我嗎?他有什麼權利抓我?就連內閣首輔嚴嵩也沒有權利抓我。我是代表皇帝在南|京城鎮守的,沒有人敢動我。”

正在陳元得意的時候,門外發出一個極不和諧的聲音,一個略帶蒼老的鴨公聲響起,一聽就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監。他說道:“秦泰沒有權利抓你,胡宗憲沒有權利抓你,雜家有沒有權利抓你啊?”

陳元大吃一驚的時候,秦泰和展小小同時鬆了一口,說話的人是崑山軍營的監軍太監馬明。馬明化裝成一個腳夫,混在秦泰一行人中間來到南|京舊皇宮。馬明出口說話,代表外面的局勢已經被馬明控制了。原來馬明知道陳元有問題之後,就知道決戰要提前了。直接以崑山軍營的監軍太監身份下令,除了一小部分留守計程車兵之外,所有的軍營士兵分批趕往南京城。主將帶人已經行軍的方式從陸路趕往南京城,副將帶人使用所有的戰船從水路向南京城全力進發。馬明帶著自己的親信用“跑死馬”的方式追趕秦泰,和秦泰會合之後,一起進南|京城。

作為拱衛和監視南|京城的崑山軍營,沒有私自進南|京城的權利。要進南|京城必須提前知會江南總督胡宗憲和鎮守太監陳元,得到他們的同意之後,才能進南|京城。但是崑山軍營計程車兵,一手拿著胡宗憲的令牌,一手握有南|京鎮守太監陳元“通倭”的罪證,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南|京城。胡宗憲的地方部隊不能進南|京舊皇宮,就連胡宗憲本人帶武器進舊皇宮都是死罪。可是崑山軍營不同,他們就是禁軍部隊,不但可以在舊皇宮直進直出,而且可以抓人接管舊皇宮。

得到馬明的訊號,從四面八方秘密進宮的崑山軍營計程車兵們,幾乎不動什麼兵力的接管了整個舊皇宮。舊皇宮裡本來守衛就少,一些看起來威武的“大漢將軍”其實就是“紙老虎”。看見手上拿著真家夥的崑山軍營計程車兵,他們比孫子還要聽話。才一小會兒工夫,崑山軍營已經無聲無息地控制了舊皇宮。一邊搜查各個房間,將所有的太監和宮女集中起來,重兵看押他們,一邊向最重要的陳元的住處合圍。一路上只有極少數的幾個阻攔者,可惜崑山軍營計程車兵人數相對於阻攔者來說太多了,阻攔者馬上被亂刀砍死、亂槍捅死了。嚇的一些本來也想申斥的太監們不敢再“放屁”。太監本來就不是很有骨氣的男人,自從他們淨身進宮之後,就沒有了任何的尊嚴。經過多年的磨煉,所有的火氣和自尊早就沒有了,剩下的只有服從和聽話。貪財、膽小、自私自利永遠是太監們的通病,所以只要有人敢當著太監的面部給太監留臉面的話,這些平時在老百姓面前趾高氣昂的太監們就會尊敬你害怕你聽你的話。

當馬明帶著一大群崑山軍營計程車兵走進陳元的房間的時候,陳元還依然堅持著擺出鎮守太監的威風,對他們說:“你們是什麼人?膽敢包圍皇宮?對雜家這個皇上親封的南|京鎮守太監無禮,不知道是死罪嗎?”

馬明已經換上了嘉靖皇帝親自賞的“蟒袍”,這種衣服不是一般人可以穿的。在古代有很嚴格的等級制度,如果違背了,就是“大不敬”的罪名,視同“欺君”大罪,是要全家抄斬的極重罪行。皇帝是九五至尊,所有可以穿繡有九條龍的龍袍。皇子和藩王一樣,只能穿一條龍的龍袍。太子才允許穿是繡有三條龍的袞龍袍。除了皇室男性成員之外,任何人不得穿繡有龍紋的衣服。一些功勞特別大,或者是皇帝特別親近的大臣才賜穿“蟒袍”。“蟒袍”和“龍袍”的區別就在於龍是五隻爪子的,蟒只有四隻爪子。在整個嘉靖皇帝的朝代裡,只有首輔嚴嵩、次輔徐階、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等極少數幾個人有資格穿。馬明也是第一次在公共場合穿上這件“蟒袍”,這是一種至高榮耀的象徵。

馬明輕蔑地看了陳元一眼,對他說道:“果然是一個西貝貨。不但不認識雜家,而且連雜家的衣服也不認識嗎?不要說進南|京皇宮,就是京城的紫禁城雜家也直進直出。他們那是什麼人,你不知道嗎?禁軍知道嗎?禁軍沒有權利進宮嗎?看來你這個假鎮守太監真的不合格。雜家可憐你,教你一個乖好了。這些士兵來自於崑山軍營,是隸屬於禦馬監的禁軍。任務就是監管南|京城裡的藩王和鎮守太監的,也就是說是專門管你這種違法亂紀的太監的。可惜你不是一個真太監,所以不知道他們的來歷。要是真太監的話,還敢在雜家面前大小聲嗎?不要說你是一個假太監,一個混進太監裡的奸細。就算真是一個真正的太監,一個南|京鎮守太監又怎麼樣?你通敵賣國,你殺害同僚,你企圖顛覆我大明王朝。這種種罪行,那一條都是死罪,你等著受死吧。”

說完話不再理會已經失去了鬥志的陳元,對手下說道:“殺,把這些人全殺了。只要這個假鎮守太監不死就好,其他人都殺了。大明沒有這麼多米糧養活這些倭寇和漢奸。查出一個殺一個,他們知道的事情太多,不能給皇家丟臉。”馬明的態度很堅定,秦泰也不好插手。畢竟這些人不是普通人,都是後|宮的太監。倭寇混進太監的隊伍的訊息絕對不能外洩,更不能任由他們存在下去。外界對太監的評價已經很不好了,要是因為這件事情在引起麻煩的話,太監的生存空間將會更小了。深知這道理的馬明,也不得不舉起了手中的“屠刀”,扼殺這個可能危及整個太監隊伍的毒瘤。

秦泰和展小小不忍心看這裡的屠殺,所以帶著胡宗憲的兵馬去搜查小靈子和“老酒鬼”師爺,以及小桃紅她們的下落。經過查詢,只找到了已經奄奄一息阿月和小桃紅。不過阿月是毒發了,小桃紅只不過是餓昏了。阿月以毒藥練功,才能保持姣好的樣子,沒有毒藥催化,阿月已經不行了。小桃紅對於阿月的變化也無能為力,秦泰請胡宗憲幫忙找最好的大夫為阿月看病延續生命。

這時候馬明派人來找秦泰,說那個假鎮守太監陳元要找秦泰。秦泰和展小小一起又回到舊皇宮,在地牢裡看見了那個假陳元。假陳元開出了兩個條件,第一不要再屠殺南|京皇宮裡的太監宮女了,第二叫一個名字叫小福子的小太監來和他說說話。交換的條件就是他把所有事情都說出來,把所有知道的假太監還有倭寇派進皇宮的太監名單說出來。

秦泰找馬明商量後,決定答應這個人的要求。這個人首先交出了南|京舊皇宮裡的奸細名單,還有南|京城內外所有知道的聯絡據點的聯系方式和聯絡時間。得到這份經過證明是真的資料後,馬明下令暫定屠殺。又找出小福子去見這個假陳元。秦泰和展小小暗中監視著這個看上去有點懦弱的小太監。不久之後打聽出這個小福子的所有資料,小福子根本就不認識這個鎮守太監陳元,而且小福子不是一個真正的小太監。據說小福子是一個南|京皇宮裡的一個宮女私生的孩子,誰也不知道他的父親是誰。宮女偷偷生下了孩子,又偷偷在皇宮裡養著。要不是舊皇宮夠大,人又少的話,這件事情早就被發現了。小福子是頂替一個夭折的小太監成為了一個可以在人前出現的小太監。這個小福子的母親在一年前就已經死了,小福子忍不住大哭起來,才讓大家知道了這件事情的真相。可是鎮守太監陳元當時下令,任何人不得議論這件事和這對母子,不然的話當場打死,所以才沒有人敢提及這件事情。秦泰和展小小對望了一眼,不由得把小福子和這個假陳元聯系起來,難道這個小福子是陳元的兒子?這個假鎮守太監陳元不是一個太監,小福子的年紀又剛好和陳元來南|京的時間差不多,難道是陳元和小福子的母親私通才有了小福子的嗎?

沒想到的事情真的很多,小福子和假陳元見面不久就出事了。小福子竟然親手殺了這個可能是自己親生父親的男人。只因為這個男人說了一句話,假陳元說他是小福子的爸爸,要小福子叫自己一聲“爹”。小福子清楚地記得,從小他的母親就不開心,有時候無緣無故地沖小福子發脾氣。

一次在小福子的母親睡夢之中,小福子聽到了一段駭人聽聞的事情。小福子的母親是一個宮女,而且是一個自願進宮的宮女。依照皇宮裡的規矩,只要自願進宮當宮女,在宮中沒有被皇帝臨幸過的宮女,到了二十五歲之後就能離開皇宮。為了獎勵也為了補償這些宮女,她們臨走的時候會有一筆數額不是很大現金可以領取。女孩子之所以進宮就是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一家人不用擔心挨餓。小福子的母親在南|京舊皇宮,當然見不到皇帝,只要等二十五歲一到,就可以離開這個冷漠的皇宮。到時候她可以回到父母身邊,將來找一個男人平平安安的過一生。

可是在一天夜裡,值夜的這個宮女遇上了生平最大的災難,一個男人不但強|暴了她,而且使她有了身孕。一個不貞的女人就算離開了皇宮,又能去哪裡?一個帶著孩子的未婚女人又能怎麼生活?宮女恨自己,更恨那個自己連樣子都沒有看清楚的男人,當然也怨恨這個孩子。

知道前因後果的小福子就發誓,一定要為自己的母親報仇,殺死那個無情無義的男人。自從小福子的母親死了之後,小福子對這個男人的仇恨就更大了,時時刻刻帶著一把小刀,準備殺死這個男人。當假陳元告訴孩子他是父親的時候,小福子幾乎想都不想地拔出小道捅進了這個男人肚子裡。

展小小帶走了已經精神失常的小福子,這麼一個小孩子親手殺了一個人,而親這個人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這種打擊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小福子還是一個孩子,當然承受不住了。

秦泰急忙給假陳元治傷,假陳元卻搖了搖頭說道:“不用了,這是我的報應。我的事情都寫在了這封信裡,你們要知道的事情都在裡面。其他的我不能說的,我實在不能告訴你。秦泰,我不得不承認你是我一生之中最大的敵人,也是我最尊敬的對手。我最後求你了,不要折磨小福子。這個孩子太苦了,受的委屈夠多了。你要是救不了的話,不如給他一個痛快,我謝謝你了。”說完之後就咬舌自盡了。

秦泰真的不好答應,小福子不但已經瘋了,而且是他的兒子,又是一個宮女的孩子。這種人絕對不會留在世上,就算秦泰想保他,馬明不會答應,司禮監的太監們也不會答應,嘉靖皇帝更是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