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生產的精密度沒有那麼高,對飛機進行一定的調整它還是可以上天的。
回到手柄的問題。
既然兩個翅膀要一直進行同步旋轉,所以就沒必要用兩個手柄進行控制了。
改用一個就行了。
一隻手就操縱得過來了。
再給它製作幾個檔位,讓它可以掛上去,人的這隻手便可以自由的去做別的事情了。
傳動裝置也更加的簡單了。
總共兩組傳動裝置,一個手柄用於控制翅膀的旋轉。
一個手柄用於控制舵的旋轉。
可以再製作一個‘油門’,用腳踩便會有更大量的氫氣被噴入發動機,於是飛機速度會加快,高度會上升。
需要考慮的只有平衡性。
人坐在飛機上,屁股歪一下會影響飛機的平衡麼?
如果飛機翅膀比較大,就沒有這個問題。
那麼每根翅膀兩米長,半米左右寬度,這個樣子的飛機,人在座位上移動的歪了一點,飛機會傾斜麼?
如果傾斜,應該怎麼調整?
這種情況下需要一些小調整。
比如尾翼要能夠翻。
結果這又回到了先前的問題,那就是一側的翅膀要能夠單獨旋轉。
這種問題,不要想著一次就解決。
畢竟飛機的製作需要很久,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馬林能夠不那麼著急,或許生產飛機會成為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他覺得自己先前一直太心急了。
比如製作內燃機、聯合收割機的時候都急的不成樣子。
又想了起來,飛機即使是有些傾斜,也是可以飛行的。
只要穩得住就行。
所以駕駛員在飛機上坐的歪一點不要緊,飛機斜一點也不要緊。
如果翅膀更大,人的這一點點位移壓根就無關緊要。
這麼一想,生產的精密度的問題似乎可以以這種方式解決?
兩個翅膀都做的比較寬大。
再做一對較小的能夠旋轉的翅膀用於提供拉昇和俯衝的動力。
或者大翅膀直接能夠旋轉?
或許他可以把每一側的翅膀都做成三米長、
甚至可以不給它爬升和俯衝的能力。
是否可行?
不可行。
飛機必須有爬升和俯衝的能力。
還是大翅膀可以旋轉這種設計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翅膀的轉軸要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