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蘅在奶孃的帶領下,來到養了二十八頭豬的農戶家外面,聽聞這家的老頭子便是在定康縣一家大戶的莊子上給人養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養了幾十年的豬,對於豬的習性已經無比的瞭解,對於養豬一事很有自信,所以才敢一口氣養了二十八頭豬。
漢壽公府也是這個原因,才放心一次將給農戶家二十八頭豬飼養。
這家人的日子在漢壽鄉這個地方來說,算的上是上層了。
卻依然不是什麼寬裕人家,他們還指望著二十八頭出欄的時候能夠大賺一筆,對於這些豬的照料也甚是精心。
農夫對於飼養上很有經驗,依然擔心豬會發瘟,一定染上了豬瘟那便只有用火燒了什麼也不會剩下。
收入與風險往往是成正比的,一旦這些豬出了問題,恐怕是要將整個家底都給賠上。
這戶人家的男人都在外面幹活,小男孩也去到山上打豬草拾柴火去了,留在家中的是小姑以及下面的侄兒侄女。
此刻已經到了晌午,小姑正帶著兩個大一點侄子煮著豬食。
小姑容貌清秀臉上的稚氣還沒有完全退去,大概十五六歲,幹起活來很是利索,將下面的侄子也使喚得很溜。
“小花,你去房間多拿一些姜來,今日又降溫了,可別讓豬得了風寒。”
“哦,好。”
他們的家裡就那麼點大,二十八頭只能全部飼養在一起,若是一隻豬染上了疾病,要不了多久便會全部傳染上了。
“小壯,你將另外幾口鍋也給端來,全都煮上豬食。小山,小河,小草,小翠,你們四個也不要閒著,快來給哥哥姐姐幫忙。”
煮二十八個人飯都不容易了,更何況是二十八頭豬,並且小豬也比人吃得多,家中三口鍋就算同時煮也得煮幾次才夠。
“小姑,我餓了”小花將生薑拿出來,眼巴巴的看著。
小姑也聽見了自己肚子的咕咕聲,此刻也到了吃晌飯的時刻了,肚子裡有了東西才會有幹勁。
“小壯,你的那口鍋就先熬粥吧!吃了晌飯在接著煮豬食。”
“好”小壯欣喜的答應,終於可以吃晌飯了。
然後便去廚房拿了竹子做的蒸格放在煮粥的鍋上面,蒸格上面放著幹餅子,以往他們都是吃冷餅子,但漢壽公府的人說吃熱食對身體好,不容易生病。
想著上火熱了熱也不是什麼麻煩的事情,若是生病了去一趟藥房可是幾十文就沒有了。
這一個月的時日裡,他們煮豬食就沒停過,煮完早飯煮晌飯然後又煮晚飯,不過這一切都是有回報的。
他們的爺爺說,他養了幾十年的豬了,就沒有見過上肉這樣快的豬,想必吃熱食對身體好也是道理的。
薛蘅站在院子外面,並沒有打擾這一家子,看著這些小孩忙忙碌碌的樣子,薛蘅笑了起來,她並不喜歡看著小孩子到處在外撒野,就在家中幫著長輩幹活挺好的。
院子裡的小孩將豬食和粥已經放進了鍋裡,灶臺裡生起了熊熊燃燒的火焰,終於可以坐下來休息一會了。
敲開了院門,到了院子裡。
小孩子們看見薛蘅領著一隊人的到來,臉上佈滿了彷徨手足無措的站在一旁。
窮苦的家庭裡也少也會有人來訪,更不會有一大群人來。
“聽聞你們家中養了二十頭豬,可忙得過來。”薛蘅溫柔的笑了笑,想要儘量不嚇著這些孩子。
小姑見過薛蘅,趕緊答話:“我們家裡人多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摘豬草和拾祡費一些功夫,不過也能應付過來。”
雖然他們家也做豆腐販賣,但他們家養得豬多,自家那點豆渣完全不夠給豬吃。
好在漢壽鄉的豆製品作坊每日都有大量豆渣,作坊中的豆渣也消耗不完最後也是扔了。
如今村子裡面大量飼養豬了倒也不必浪費了,提供給農戶家裡時也不收銀子,只需要用豬屎來換即可。
兩擔豬屎換一擔豆渣,豆渣是可以使用的食物,而豬屎卻是沒用什麼用的廢物,因為可以換豆渣了豬屎反而還緊俏了起來。
因著她家就只有兩畝地,不需要這樣多的肥料於是將豬屎都換成了豆渣,這給負責摘豬草的兩個侄兒減少了很大的負擔。
“你們家的這個豬圈修得不錯,是最近修的嗎?”薛蘅打量了一下豬圈。
喜歡富貴逼人來請大家收藏:()富貴逼人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