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問責起來,二房也有說的,主子們都愛潔,恭桶都是用一次洗一次,所以才花耗不少。
大房辭了二房的人來收夜香的生意,其他收夜香的人聽到風聲都想搶到周府這單大生意。
不過章有銀透過吳嬸子牽線,管事知道他家種的有姜,也知道老爺子多喜歡吃薑,沒多問多刁難。章有銀和管事以每月一兩銀子的低價拿到了生意。
他們會自己準備大糞桶,不按照周府的小糞桶計件,約定每晚都去清理。
生意談成了,三人隨即就去木匠鋪子買了兩個二手大木桶、一架二手板車。
木桶底有些蟲洞腐朽,桶箍松動發潮了,二手板車高低腳,一邊欄板都豁口了,但這些都沒問題,拉去老木匠那裡修補一番就好了。
因為是當天要的加急件,所以額外多收了十文錢,但老木匠手藝好,還信誓旦旦道,修完再用個兩三年不成問題。
二手成本不高,三樣大物件只要兩百多文,這可比買新家夥便宜了小近千錢。
騾子套繩就用周家的。
騾子早上送豆腐,晚上拉夜香,幾家孩子們在割豬草的時候都會順帶給騾子割一點草料。
這生意一家盤不活,就算章有銀和程武自己單獨做,兩人家夥都湊不齊,生意不等人定被別人搶了去。
周家入夥,後面出個周青山也跟著去進城。三家人商量了下,也把虎平頭拉入夥,拉回來的家肥他們是自己用,沒有多餘拿去賣的。章有銀和程武平時忙著種地又進山,每晚都進城總不靈便,多個虎家一起輪換,四家人都輕松。
最重要的是,有錢一起賺。
之前虎仔家就毫無保留教他們家熬糖了。
幾家人心可不能散了。
虎平頭感激三家惦記他家,不過親兄弟明算賬,章家不好開口說的生分但自己要明白界線,可不能讓章家太吃虧了。
虎仔娘自己主動道,“生意是章兄弟拉來的,前期木桶板車錢就不用你家分攤,周兄弟家出騾子了也不用分,那兩百多文的成本就我家和程兄弟分。”
程武自然沒意見,就是手頭有些緊,不過近一兩月章有銀帶著他打獵也攢了兩三百文。
虎仔娘又道,“每月的一兩我家也不拿,我家能得到家肥就很不錯了。”
周圓想了想,開口道,“我家也這樣吧。月錢還是章家和程家分。”他家目前是最能賺錢的,雖然成親花了近五兩銀子,手裡也沒一二兩了,但總比其他幾家周轉的多。況且他每天往城裡送豆腐每天都有進項。
章有銀點頭也不推辭,“那就這樣了,我和程武一兩銀子對半開,最開始幾次咱們兩人一組帶著人熟悉下。”
周圓道,“青山年紀小,每天都去跟著你們練練膽子。後面也要他自己一個人能搞定。”
幾人商量完了,頓時神清氣爽,周圓又從家裡抱出一壇子酒,兄弟幾個又喝了一輪。
都誇章有銀有門路,不出一年肯定能蓋新房子了。
章有銀笑道蓋房子太早了,兩孩子都七歲了,這開春就要打一張帶蚊帳的架子床,還得把家裡添置些其他傢俱,小的柴刀大的鐵鍋,又要買柴米油鹽,上半年開支就得兩千文打底了。
還有,他去醫館打聽了養生的藥貼,帶了點人參滋補的都要八十五文一副。等他稍稍手裡攢些錢了,這些也要補上。
李瑜身體太差,一個風寒就拖一兩月才治好,看著沒大礙,但積年累月拖下去,肯定不會長壽。
他想著白頭到老,兒孫繞膝。
周圓道,“你進山打獵要是都賣了,估計能掙更多。”
虎仔娘道,“他也捨不得都賣啊,你看李瑜和兩孩子現在有油水葷腥補了,小水那孩子頭發絲兒都開始變清油了,哪像以前黃毛毛。”
章有銀笑道,“希望今年風調雨順,咱們都有個好盼頭。”
程武喝多了,就抱著章有銀胳膊哭,好好一個壯漢,惹得其他孩子都跑來哈哈哈笑話。
唯獨章小水嗷嗷大喊,蠟燭滴他手心疼死了。
眾人回頭一看,章小水又跑在堂屋裡玩蠟燭去了。
不過大人都沒當回事,蠟燭燙手也就那麼一下下,蠟淚滴手上一下子就成膜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