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章 分寸(二合一)

他這會兒沒想到,有人在極度難堪緊張的時候,會用暴怒掩飾的。

早飯要熟了,章有銀叮囑章小水就在家門口割。

章有銀又從雞窩裡撿了五個雞蛋,十隻母雞有一半沒下雞蛋。天氣熱,又沒菜葉子和蟲子餵它們胃口不好,食槽裡的麥麩混著青草每天都有剩下的,每天早上起來要先清洗食槽更換清水。不然一天不清洗,食槽就要嗖了,味道大不說,怕雞生病引起雞瘟,雞窩也得打掃幹淨。

往常這些活都是李瑜來做的,但今早李瑜破天荒睡了懶覺。昨晚鬧的太厲害了,章有銀自覺理虧,早早起來把家裡家外屬於李瑜的手邊活都幹了。

沒一會兒,飯就好了。

院子外的章小水聞著飄出的香味,把手邊幾把青草捆紮好,一共五把。

他歡喜的很,往常路邊的白茅草他都是割了喂周小溪家的騾子,這會兒青綠綠的白毛草全喂他家牛了。

別說那牛還吃的歡快,吧唧吧唧的咀嚼聲讓章小水忍不住摸了摸牛腦袋,那牛角看著嚇人,實際上不惱溫順的很。

洗手,在屋簷下拿木架子上的巾帕擦手,這才發現家裡雞圈都被他爹打掃了。不過他也見怪不怪了,他爹就是很體貼他阿爹的,隔三差五就心疼他阿爹的手邊活。

他今後要是嫁人,總得找個不比他爹差的。

飯桌上,一盆酸菜麵疙瘩格外香,用豬油把蔥姜蒜酸海椒和酸菜爆炒幹水份,這樣的酸菜乃至湯都是十分鮮。麵粉和的粘手要稍稍稀一點,直接扯薄一小塊一小塊的丟沸騰的酸菜湯裡。麵疙瘩湯裡還打了兩個雞蛋,味道更加香了。

除開一盆麵疙瘩外,還烙了十張餅子,一旁放了常備的兩疊調味小菜,酸蘿蔔丁,辣椒汁兒,還有一碗鮮嫩的絲瓜肉片。

把餅子卷著菜吃,一口餅子一口酸菜疙瘩湯,沒啥胃口的李瑜吃著十分滿足。

章有銀道,“昨天問老木匠來家裡搭牛棚,他說明天來。板車他要現做半個月後去取,三百五十文。犁頭杆他家倒是有現成的,明天一併帶來,八十五文。哦,木匠搭牛棚的工錢是六十文一天,說是叫我們提前挖等腰高的地基,四四方方的,他鑿榫卯搭棚子兩天能完工,那工錢就是一百二十文。”

“明天打算請程武來幫忙搭牛棚,家裡肉沒有了,得叫周圓明天從城裡帶兩斤肉回來。”

李瑜還有些乏,這會兒吃飽了又開始犯困,他道,“你自己看著辦吧。”

吃完早飯,原本是李瑜清掃的,章有銀讓他歇息自己收拾碗筷,反正章小水是不愛收拾這些的。他趁著天還熱,帶著草帽揹著背簍出門去河邊割茅草了。搭牛棚得要好些茅草做頂的。

章崢和章有銀留在家裡挖牛棚地基。

李瑜瞧天上晴晃晃又是個大熱天,在家裡煮了些綠豆湯,等中午的時候就可以喝著消消暑。

不一會兒,周小溪來了。他之前去堂屋沒見人,便跑去灶屋看到李瑜在燒火,便搶來幹活。

家裡細碎的小活兒幹完後,李瑜和周小溪才坐在了堂屋裡的繡架前。

周小溪昨天新買了好些碎布料,都是雜色的細棉布,巾帕大小一塊塊的,這個價格也就貴些,五斤要五十文。還買了些綢緞碎料子,大小和手絹差不多,兩斤就花了六十文。花色也雜還不能自己挑,都是夥計大手抓啥就是啥,這就很考量繡工的審美縫制了。

另外還買了些仿金銀蠶絲彩線、綿線等,也花了不少錢。

周小溪見帷帽賣的好,便開始想自己刺繡一些手絹團扇之類的賣。

現下城裡開始流行蘇繡,他小時候也學過這個,光是劈絲線就學了三年,一根絲能劈成十七八根,比頭發絲兒還要細。

不過,棉布上刺繡絲就不能過細了,棉布相比綢緞粗糙,絲線過細會被淹沒了光澤,但太粗的絲線又會顯得刺繡圖案過於笨拙厚重沒了靈動。

李瑜坐在繡架前時,周小溪已經把棉布用繡繃扯平、繡線針頭串好了。周小溪羞羞答答道,“師父,我做肚兜。”

李瑜道,“小孩子用不這麼大的布料。”

周小溪道,“不是,是給我和小水用。”

李瑜沒理解,哥兒也是男人,用什麼肚兜?且看市面上女子肚兜哪有哥兒刺繡的,還得是女子自己刺繡的。

孩子小的時候面板嬌嫩穿不得粗麻,所以得用棉布縫制肚兜,章小水後面長大了就沒穿了。

周小溪道,“現在城裡的哥兒都流行穿的,布料還是細棉有錢的還是絲綢,還流行戴絹花頭飾擦胭脂粉的,衣裳樣式也比小時候青灰布鮮亮好看很多了。不比姑娘的差呢。”

周小溪想的很簡單,人家有的,他和章小水也得有。這不,就買了布料來做肚兜了。

李瑜自從孩子長大後也很少進城了,都不知道如今城裡風氣這樣了。

十幾年錢哥兒和男子打扮並沒區別,唯一就是男子用布條束發,哥兒用木簪子。大家都是灰撲撲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哥兒也當男人用,哪有什麼細致的物件。

李瑜想了下,如今這風氣算是把哥兒往嬌裡養了。果真大家的日子都是富起來了。

不過這也好,周小溪也得學學別的刺繡圖案了。

“行,鴛鴦花草你已經學的不錯了。現在買些綢緞學刺繡仕女圖、山水風景。”

周小溪覺得自己的帷帽都高價賣了,以為自己已經出師了,哪知道還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