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八章 強弩發威 窮寇莫追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這個時候,屯倫派出的十幾個騎射者終於抵達陣位,朝天上射出了十幾支紅色的炫目火箭。

狼族指揮作戰,白天主要靠旗語,夜間主要靠火箭。牛角號、鳴鏑白天晚上都可以用,但聲音的傳播範圍有限,特別是打起來後,兩者的效果就很一般。

屯倫發覺南軍有準備,就只能靠火箭通知邪胥禽。紅色的火箭,代表的就是警告之意。

邪胥禽一愣:“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有埋伏?”

南軍的第五座營寨佔據了附近的最高處,為了不驚動他們,邪胥禽只能選擇當前的位置作為臨時指揮陣地。可這個地方的地勢低,即使騎著馬站到土堆上,依然很難看清戰場的細節。所以董世光基本能夠掌握戰場的態勢,邪胥禽卻只能靠傳令兵,速度遲緩不說,傳令兵只能尾隨在大部隊的後面,也看不到營寨裡面的情況。

就在這時,狼族前鋒已經穿營而過,來到了營寨南面與壕溝之間的開闊地帶。一出大營,他們就自動分成兩股,一邊減速一邊朝兩邊拐彎,準備掉頭之後,再繞行東西兩側返回安全地域。

南軍第六座營寨的防禦設施還在修建中,南邊挖了又深又寬的壕溝,其它三面沒來得及挖壕溝,只是佈置了許多拒馬、鹿柴。而不管哪一側的地面上,還散佈著許多鐵蒺藜。

狼族對於襲擊南軍的營寨也有了經驗。地面的鐵蒺藜好說,狼族戰馬有專用的鐵掌,鐵蒺藜根本紮不透。至於拒馬、鹿柴,沖營的時候,狼族往往驅趕一些要淘汰的馬匹打前陣。這些無人乘坐的馬匹沖過去後,拒馬、鹿柴自然就殘破了。

此刻,壕溝的對面,挖壕溝時堆積出來的土埂之下,親自指揮強弩營的葛午明下達了命令:“望山五、北偏東十五度,射擊!”

狼族的獵狼弓雖然厲害,但對射手的依賴性很強,南朝的強弩正好相反。強弩的設計非常人性化,只要經過必要的訓練,任何一個士兵,都可以成為優秀的射手。

比如葛午明口令中的望山,就是強弩的輔助瞄準裝置,相當於現代槍支的標尺,用於調節射擊距離帶來的射擊偏差。望山五對應的距離為一百丈,也是強弩最大的一個標尺,已經接近其最大有效射擊距離。

至於北偏東十五度,卻是靠強弩上面那個指北針定出來的方位。按照統一的方位指示射擊,才能形成完美的範圍覆蓋。所以強弩營的陣型很重要,如果陣型不合適,就會影響範圍覆蓋的效果。

隨著葛午明口令的下達,黑夜之中,響起了雨點一般密集的強弩擊發機簧之聲,然後是弓弦震動的嗡嗡聲,再然後是弩箭掠空而過的呼嘯聲。這些聲音還在夜空中回蕩,壕溝對面的狼族已經紛紛墜馬。

狼族雖然已經減速,絕對速度卻還是不低。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中了埋伏,不管敵人的後續手段是什麼,首要的還是盡快脫離戰鬥。所以他們掉頭時,依然保持著極限速度。

這樣的高速轉彎,被射倒之後,人、馬根本停不住,依然一路翻滾著向前沖去,同時發出悽厲的叫喊聲。這不單是因為摔傷,還有鐵蒺藜的功勞。倒地之後,滿地的鐵蒺藜立刻發揮作用,把狼族的人馬紮得吱哇亂叫,半天爬不起來。好不容易爬起來的,又被後面收不腳的騎兵踢倒,進而導致後面的馬匹倒地,引發了更大範圍的騷亂。

葛午明繼續下達口令:“上弦、瞄準、保持原射擊諸元,射擊!”

狼族前排紛紛倒地的時候,後面的騎兵依然在源源不斷地沖上來。董世光設計的陷阱很完美,狼族沖入營地後,兩邊都是大火,逼得狼族只能向前。等他們沖到營地盡頭時,才發現外面已經是一片狼籍,不得不減速躲避地面的障礙。就在這時,箭雨已經迎面而來。

不過幾個呼吸的時間,強弩營已經齊射三輪,至少射倒了幾百狼族騎兵。後面的狼族發覺不對,紛紛放慢速度,在出口處擠作一團。葛午明見狀,連忙讓強弩營暫停攻擊。

營地外面倖存的狼族,本來處於一片慌亂之中。箭雨一停,他們才有功夫觀察情況。狼族確實勇武,遭受了這麼嚴重的損失,非但沒有四散逃跑,反而在幾個軍官的指揮下,朝著弩箭射出的方向沖了過來。營地外面的狼族一動,出口處的擁堵就松動了,更多的狼族又湧出來,並驅趕著馬匹跟了上來。可地面上到處是障礙物,他們的速度也提不起來。而就在此刻,新一輪箭雨又飛了過來。

部分狼族冒著箭雨沖到近處,才發覺敵人在壕溝的對面。這壕溝足有兩丈寬,兩側還有挖土時堆積形成的土埂,馬匹根本跳不過去。有些騎兵收不住腳,直接越過土埂栽倒在壕溝中。而屯倫到處找不到的南軍騎兵,就在壕溝裡面躲著。狼族一掉下來,就被他們幹淨利索地捅死了。

有些狼族比較聰明,一看情形不對,要不掉轉馬頭朝兩側逃命,要不跳下馬躲到土埂後。也有比較死性的,還在琢磨如何攻克壕溝,可他們只要一露頭,就被對面的短弩射倒在地。原來對面的土埂後,南軍早安排了許多配備短弩計程車兵,他們趴在土埂上,不停地射殺壕溝對面的敵人。

有人可能要問,狼族不是精於騎射嗎?在這次的戰鬥中,怎麼狼族的弓箭一點都沒有發揮?不是狼族不想,而是做不到。

沖營之前,狼族確實進行了騎射,不過那是在營地外,主要放的是火箭。沖進營地之後,弓箭就不好使了,所以狼族都換成了彎刀。等他們沖過南軍大營,就是撲面而來的箭雨,立刻把狼族的騎兵隊形完全打亂。有少數狼族確實掏出弓箭來回擊,可他們這種零零散散的射擊,很難對南軍構成威脅。

狼族還有個非常不利的條件,那就是敵暗我明。南軍大營火光沖天,把狼族的行動全部照了出來。南軍伏兵卻躲在黑暗中,狼族根本看不到他們。即使狼族反擊,也與盲射無異。

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要想剋制住南軍,除非狼族也能組織起威力相當的範圍覆蓋式射擊,可這根本不具備條件。獵狼弓的射程與威力本來就不如強弩,即使不算這個因素,兩軍對壘的時候,狼族也找不到足夠數量的射手與南軍的強弩兵對抗。而對於戰場上的齊射來說,射得準不準沒關系,射出來的箭飛得夠遠、數量夠多才是關鍵。

此外,獵狼弓需要很大的力氣才能拉開,射手很容易脫力,強弩卻是靠機簧上弦,雖然速度不如拉弓快,但對人的體力不會造成太大的消耗。

總之,只要南軍的強弩兵達到一定規模,狼族就無法靠獵狼弓與其抗衡。最理想的辦法,乃是用騎兵快速突擊進去,把強弩兵殺散。可南軍總是把強弩兵置於步兵的保護之下,騎兵沒那麼容易突進去。

正在狼族亂作一團的時候,在北面的夜空中,飛出了幾道綠色的火箭。這是狼族的退兵命令,狼族士兵見狀,紛紛奪路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