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元渭,那個向來流連風月,不問政事的元渭此刻卻站出來,直直跪在朝堂中央。
義正辭嚴地駁斥道:“王總管此言差矣。此事大有蹊蹺,不應簡單憑一句刺客的口號就認定五弟是幕後指使之人。”
“方才刑部尚書說了一個細節,刺客並非死於外傷,而是毒發身亡。這說明,刺客在行刺之前,已經事先服下毒藥。”
“元渭冒昧問在座諸位,一般來說,刺客服毒自殺是為了什麼?”
有臣子說:“自然是幕後指使擔心刺客被擒住以後,受不住嚴刑逼供會把自己的秘密洩露出來。”
元渭仰望著元烈,擲地有聲地說:“這便對了。皇兄,您想,既然幕後主使之人那般害怕刺客會把自己洩露出去。”
“那麼,刺客怎麼可能在行刺之前,眾目睽睽之下吆喝自己要擁護的人的名號?”
“他這是擁護口中這位賢王嗎?這分明實在栽贓陷害,想要把汙水往五弟身上引!”
“皇兄明鑑,莫要輕易聽信一面之詞。臣弟願以項上人頭擔保,五弟絕不是犯上作亂之人。”
元澈頗為意外地看著這位三哥,在這種關頭,他難得地站出來仗義執言,把自己想說的話都說了出來,真是頗讓人刮目相看。
元烈一聽,覺得也有點道理,不禁發了愁:“你們還有別的意見嗎?”
堂下眾臣噤若寒蟬,一片鴉雀無聲。畢竟是司禮監總管王晉與當朝親王、郡王在爭鋒,這個當口誰不長眼的撞上去就是個死。
元烈看沒人敢說話,便問內閣首輔,吏部尚書、大學士楊之延:“楊大學士,你怎麼看?”
楊之延年約四十來歲,正直年富力強之年,在皇帝昏庸、黨派紛爭、奸臣當朝之中,愣是憑著超高的政治才能與手腕,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中游刃有餘,巋然不動。
他不參與任何黨爭,以中庸理念立世,馳騁官場數十載,與王晉交情不錯,也沒得罪元澈,對皇帝更是忠心耿耿,深受信任。
是朝中僅存的為數不多的柱石之臣,苦苦支撐著風雨飄搖的大淮王朝。
楊之延兩膝一跪,老老實實地說:“請陛下降罪,臣不知事情因由,也沒有偵查斷案的本事,臣不敢妄言。請陛下治臣無能之罪。”
薑還是老的辣,楊之延一貫的想置身事外,兩邊不得罪。
口中說讓皇帝治他無能之罪,誰都知道內閣輔臣只要處理政務成績卓著就好,誰會要求他們懂破案?
更何況楊之延的政治才能實在讓人稱道,挑不出錯處。
元烈深呼吸,揉著太陽穴:“罷了,這原也不是你的分內事。梁大學士,你怎麼看?”
內閣輔臣,大學士梁正松,是眾所周知元澈的心腹。
他倒是剛正不阿,敢直言不諱,護主到底:“微臣認為,此事與扶風郡王絕無干系,都是幕後主使在蓄意構陷。扶風郡王多年來對皇上忠心耿耿,從無半點不軌言行。”
“望皇上明察,不要讓無端的流言蜚語傳出,有傷大淮皇室體面。”
喜歡甜蜜妖后,寵入骨請大家收藏:()甜蜜妖后,寵入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