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章

四嬸的丈夫是老張最小的繼母兄弟,排行第四,年紀和張碩相仿。

四叔和上頭兩個同胞哥哥不一樣,他和張碩叔侄二人一塊長大。分家前,他這個做叔叔的沒少護著侄子,當時老張在外打仗,當家做主的是他親孃,又疼他這個小兒子,照顧張碩母子綽綽有餘。分家後沒幾年爹死了,娘死了,嫡親兄嫂對他不聞不問,生活上很虧待,他基本在大哥家睡覺吃飯直到成家,老張和張母把他當第二個兒子看待。

知曉這段往事的秀姑對待四嬸自是十分熱情。

四嬸見她這般,自己倒有些不好意思,紅著臉道:“秀姑,俺今天來有事相求。”

“嬸子說,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不推辭。”秀姑臉上帶著笑,沒有一點怠慢,雖然四叔和公爹隔著肚皮,但也是張碩親叔叔,兩家情分又好。

“俺孃家大哥家裡窮,娶不起兒媳婦,只能換親,兩家都不要聘禮和嫁妝。俺侄女梅子是個勤快能幹又老實的孩子,她明日出門子,連件好衣裳都沒有,都是補丁摞補丁,爛得實在太狠了,俺有心給她扯件衣裳,你也知道俺嫂子那性子,一定不會讓梅子帶走。”

換親?秀姑知道換親。

就是雙方都有兒有女,自己家的女兒給對方家做兒媳婦,自己家的兒子娶進對方家的女兒,不用置辦聘禮和嫁妝,兩家都不吃虧。

這樣的婚姻方式直到秀姑爸媽那個年代還時有發生,就是七八十年代那會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據說,那段時間農村特別流行換親。

秀姑有一個比自己爸媽年紀大幾歲的堂嫂就是換親,據說她直接跟她嫂子說,你進門後對我爸媽不好,我進門後就不孝順你爸媽,你對我爸媽好,我也孝順你爸媽,後來她那嫂子跟她娘吵架,她果然不再善待公婆,直至嫂子兼姑子賠禮道歉。

眼前和孃家的二嬸一樣,她的孃家在沙頭村,和大青山村就隔著一大片地畝,距離不甚遠,關於她孃家的事兒秀姑有點耳聞,他們家辦喜事沒來請她和張碩,且關係也疏遠,他們就不用去吃喜酒,他們少請點人,就少辦點酒席,省錢省力。

“那嬸子來是?”

她心中已有了預感,果然不出所料,“你成親那日的紅嫁衣大夥兒都贊好呢,俺想借你的嫁衣給梅子出閣那日穿。借的嫁衣,俺孃家嫂子就不能昧下了。你放心,梅子乾淨得很,等她穿過了,俺一定漿洗得乾乾淨淨給你送回來。”

四嬸搓了搓手,滿含期待地望著秀姑。

秀姑笑道:“有什麼不放心?不過,我成親時是初春,嫁衣是厚衣裳,如今卻是七月下旬,天氣熱,如何能穿?嬸子,不如我拿一套鮮豔的夏衣給梅子穿吧。”

別家新婚時穿的衣裳,辦完喜事後繼續穿,她因新舊衣服足夠替換,嫁衣又頗有紀念意義,就收在箱子裡沒拿出來,日後也不打算穿,借給梅子倒是物盡其用了。

其時百姓家境貧寒,基本上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穿新衣的少之又少,經常出現大孩子穿剩的衣服尺寸小了就給下面的小孩子穿,連續穿很多年都捨不得扔掉,更甚者,有的連衣裳都沒有,若是大人出門走親戚辦正事,多是借衣裳穿。

遇到這種情況,有衣裳的百姓大多不會拒絕對方的請求,當然,也有捨不得借的,有件沒有補丁的衣裳誰不珍惜啊?哪怕不是新的。

見秀姑沒有拒絕,四嬸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他們家的日子比別人家過得強些,可她幾年沒做新衣裳了,舊衣都有補丁,衣裳不耐穿,幹活時經常磨破,只能打補丁。十三歲的長女大妮倒是有一身八成新的衣裳,可惜身量尺寸都和梅子對不上。

聽她這麼說,四嬸拍了一下腦門,“瞧我這腦子,竟糊塗到忘記你們成親的時節!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就舔著臉借你夏天的衣裳。”

秀姑進屋開櫃子,取了一個碎花布的包袱出來開啟給四嬸看,“這是桃紅單襦,這是石榴紅的裙子,這是大紅蓋頭。襦裙輕薄原是我夏天穿的,出嫁時做的,蓋頭是我成親時用的,嬸子瞧瞧漏了什麼沒有,鞋卻沒有了,我自個兒穿著呢。”

“這就夠了,這就夠了。”四嬸滿臉笑容,還好碩哥媳婦不像別人那麼小氣,“碩哥媳婦,我回去了啊,明天一早給梅子送去。”

“嬸子等等。”秀姑叫住她,在她疑惑的目光中,又取了兩朵大紅重瓣石榴絹花和兩根紅頭繩放在包袱裡一起包上放在她手裡,面上含笑,“嬸子,我沒有什麼好東西,梅子大喜,絹花和頭繩就送給梅子盤髻吧。”

四嬸抱著包袱滿懷感激地離去,三天後還回來,並帶了一個關於周惠要成親的訊息。

早在幾個月前周母就給兒子張羅親事了,一直沒有說成。

周母想給兒子娶個家道殷實品貌兼備的好媳婦,卻不想周秀才數十年不第,家境每況愈下,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考中舉人。再者,中秀才考舉人的又不是周惠,有幾個殷實之家捨得閨女進周家受氣、日夜不斷地做活賺錢供應老公公讀書?秀姑被休的來龍去脈哪家都心如明鏡,舉人要真是容易考上,他們縣城就不會出現幾十年才有一個舉人兼探花郎的情況了。

接連遇到幾次挫折,周母只能降低標準。

貧寒的她看不上人家,殷實的人家看不上她和周秀才這樣的公婆,直到米氏給周惠說的現在這個女子,和張家有著莫大的關係。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